原標題:愛國教育是最好的開學第一課
范榮
“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國家認同不是人生下來就有的,也不是后天“突擊”就能習得的,關鍵要從小培養。人生之路是漫長的,但緊要處隻有幾步,尤其當人年輕的時候。人生的選擇如同穿衣,青少年時期就等於系上了第一顆紐扣,每一個目標、每一個理想、每一份事業都是從這一顆紐扣開始。
又到一年開學季。新學期第一天,從林海雪原到天涯海角,從東海之濱到西部戈壁,全國數百萬學子在雄渾的國歌聲中升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國旗下的演講”中感悟“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離”。
“開筆明禮,啟蒙人生。”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學校全力上好開學第一課,就是要為接下來的教育周期舉旗定調。縱觀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愛國主義成為最響亮的主旋律。央視節目通過講述架設“中國梯”、“嫦娥”登月、“玉兔”巡視等故事,讓每一位學生燃起“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的澎湃激情﹔北京一些學校請回見証共和國成長的老校友,在重溫奮斗故事的過程中讓愛國主義直抵每位學生的心靈……種種用心良苦的課程安排,讓青春的心跳與愛國的情懷同頻共振。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猶記得1935年那堂著名的“開學第一課”上,教育家張伯苓對南開學子提出了3個問題,拳拳赤誠溢於言表。這擲地有聲的“愛國三問”流傳至今,也是一代代中國人都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國民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身份,中國之所以成其為中國,就在於有千千萬萬中國人生於斯、長於斯,情感系於斯、認同歸於斯。作為教書育人的主要場所,學校的一大使命就是引導莘莘學子明白,“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這個使命是否履行到位,直接關乎“培養什麼人”的大計。從這個意義上說,穿越歷史的長河,今天的開學第一課依然聚焦愛國主義教育,這也是一種宣示:國家認同是國民教育中最核心的內容。
“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國家認同不是人生下來就有的,也不是后天“突擊”就能習得的,關鍵要從小培養。人生之路是漫長的,但緊要處隻有幾步,尤其當人年輕的時候。人生的選擇如同穿衣,青少年時期就等於系上了第一顆紐扣,每一個目標、每一個理想、每一份事業都是從這一顆紐扣開始。它是一塊基石,也是命運的閘門。今天的“95后”“00后”終將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他們從小就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我們這個國家才有前途,我們這個民族才有希望。另一方面,身處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青少年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甄別力與自制力還不強。一旦缺乏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保不齊會“長著中國臉,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缺少中國味”。正反兩方面的道理,都決定了愛國主義教育從娃娃抓起的必要性。
如果再加入現實維度的考量,我們會發現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必要”,而且“緊急”。今日中國走出了神州陸沉、存亡絕續的晦暗時代,流血犧牲、生死考驗的沉重語境也不復存在。對於新生代來說,人生的主題不再那麼沉重,但國際環境依然波譎雲詭,特別是一些外部勢力始終企圖瓦解分化我們,大力消解集體的價值。你提倡講集體、重奉獻,他們嘲笑老套過時﹔你強調家國情懷、命運與共,他們揶揄你是“五毛黨”“小粉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本就追求個性、崇尚自由的青少年往往最容易被洗腦。“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無論什麼時候,國與民的血脈聯系都不會減弱,變化的最多是一種表達形式。盲目地與大時代和宏大敘事疏離,且不說是對國家的辜負,首先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對於正處於成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問題困惑接踵而至,這個道理常講常新。
今天的新生代何其幸運,成長於一個強起來的中國。這片熱土為每個社會個體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了機會和空間,即便是那些在“60后”“70后”看似天馬行空的人生選擇,也都有了施展的舞台。中關村的咖啡館裡,技術宅男暢談著奇思妙想,誰知道他們中會不會誕生下一個“張一鳴”?大望路的寫字樓間,媒體小編勤懇碼字,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俠客島”?當北郵大二學生親測5G,“90后”的北大女生參與亞丁灣護航,“80后”為主力的嫦娥團隊追尋著探月夢,我們能夠真切體會到年輕一代中國人的精氣神,這正是未來中國發展的優勢所在。
初中毕业证丢了怎么查看(初中毕业证丢
导读 么初中的毕业证还是比较重要的,祝您好运 你好,你继续求学的话,就没有那么重要了,...(68)人阅读时间:2023-04-24300分能上什么高中 有哪些学校
300分的分数在大部分地区上普通高中概率是比较小的,当然最后还是要看考生所在地的最低控...(175)人阅读时间:2023-04-23老板的娃上了一流初中,然后栽在了英语
大家好,我是闪闪妈。论家长心态不稳定指数,4-5月排第一。因为接下来是闹腾腾的幼升小、...(110)人阅读时间:2023-04-23扬网招考直通车丨@家长 你关心的问题答
扬州网是由原今日扬州网和扬州新闻网重组而成。今日扬州网站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开通,扬州...(98)人阅读时间:2023-04-23点解我在广州晚晚都出来蒲?
△回顾这些年,陪伴你十年的灯光节 来广州,绝不可错过她的夜景。 过去9年,每年冬天广州...(86)人阅读时间: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