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
(专栏作家)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感觉:早教机构越来越像幼儿园了,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像小学教育,小学教育越来越像中学教育(在北京,一些知名中学会直接从“龙班”“虎班”招收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而中学教育越来越像大学教育了——整个序列发生了前移。眼下很多高三学生都在为参加大学的“三位一体”招生、综合评价招生、自主招生而积极准备,不少人提交了专利设计、学术论文这样的申报材料。众所周知,要取得这些成果,对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很难想象有那么多中学生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为了获得进入大学的快捷通行证,很多人千方百计去搞这些成果,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完全是拔苗助长。
这种现象是社会竞争投射到教育领域的表现。但是我们很有必要问一问:到底该不该把竞争的战线做这样的前移?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社会的浮躁之风挡在校园之外?
浙江的高考考生可以填报不超过80个平行志愿,这是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亮点,大大增加了考生的投档成功率,而且给了考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80个平行志愿也传递出一种理念,就是大家在报考大学时,将更突出专业导向,而不再仅仅是选择大学。这倒逼着大学加强专业建设,因为哪怕是一所高水平大学,如果某些专业质量薄弱,也会遭到冷落。
“专业导向”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迫切希望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大学也希望更多地向中学宣传这方面的知识。为此,很多大学都组织教师进中学进行招生宣讲,有的大学提出了“全员宣讲”“全年宣讲”的口号,以期更好地跟中学对接。对接是好事,但大量大学老师“蜂拥”进中学宣讲,这就让中学应接不暇了。有时候中学明明很为难,但又不得不照顾各方要求,以至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受到了影响。
中学生到底该不该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当然应该,但是不宜太过。高三的学业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还要再去深入了解大学的情况,其实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兴趣培养、学业指导重在细水长流,而不可急功近利。在现行的机制下,应该做出调整的是大学,大学应该积极推广宽口径录取、大专业录取,让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去慢慢体会大学的学习方式和专业设置,然后再二次选择、细分专业,这样会更从容一些。
高考改革后,考生在决定选考科目时,除了考虑自己的兴趣、优势以外,还要考虑大学各个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但是过早地放弃一些科目的学习,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瘸腿”。比如自然科学的基础学习,必须涵盖物理、化学学科,如果为了高考而舍弃其中任何一门,学生的知识结构就不完整了,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很多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任务是扎扎实实学好每一门基础课程,而不是过早地去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并为了迎合大学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前不久,袁家军省长在调研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时提出,要注重“做减法”,既要赋予学生必要的选择权,又要坚持简便易行,让学生减轻负担、教师减轻压力。笔者认为要做减法,不妨就从这里做起:无须让中学生过早介入专业选择,让中学更像中学,还中学一个安安静静的学习环境。
初中毕业证丢了怎么查看(初中毕业证丢
导读 么初中的毕业证还是比较重要的,祝您好运 你好,你继续求学的话,就没有那么重要了,...(68)人阅读时间:2023-04-24300分能上什么高中 有哪些学校
300分的分数在大部分地区上普通高中概率是比较小的,当然最后还是要看考生所在地的最低控...(175)人阅读时间:2023-04-23老板的娃上了一流初中,然后栽在了英语
大家好,我是闪闪妈。论家长心态不稳定指数,4-5月排第一。因为接下来是闹腾腾的幼升小、...(110)人阅读时间:2023-04-23扬网招考直通车丨@家长 你关心的问题答
扬州网是由原今日扬州网和扬州新闻网重组而成。今日扬州网站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开通,扬州...(98)人阅读时间:2023-04-23点解我在广州晚晚都出来蒲?
△回顾这些年,陪伴你十年的灯光节 来广州,绝不可错过她的夜景。 过去9年,每年冬天广州...(86)人阅读时间: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