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南通開展4年級以上學生心理健康普測總體良好

时间:2019-09-03 10:1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標題: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

  南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怎麼樣,存在哪些問題?學校、家長、社會應該如何對青少年進行引導,使他們健康成長?今年秋季開學,市文明辦和教育局組織了全市四年級以上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普測,這在南通的教育史上尚屬首次。

  南通教育史上首次開展大規模心理健康狀況普測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當前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青少年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增長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自我意識、情緒調適、人際交往和升學就業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或問題。

  為提升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信息化水平和效能,實現“心理健康教育互聯網+”發展的新格局,搭建市、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家與未成年人、家長之間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橋梁,從去年底開始,市文明辦與教育局在全市范圍內共同推進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縣市互聯互通工程。

  今年秋季開學,市文明辦、教育局又組織開展了針對全市四年級以上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普測,收集我市未成年人的人口學資料,調查其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積極心理品質狀況﹔進一步了解不同類別的未成年人在心理健康狀況和積極心理品質的差異,以及兒童本身積極心理品質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指導我市各級學校積極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行積極心理品質培養,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這在南通的教育歷史上尚屬首次。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陽光成長。”市文明辦未成年人處處長費春華介紹說,開展普測,旨在進一步深入了解全市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共性問題、重視個性差異,為南通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我市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良好

  據了解,本次調查對象為全市青少年,涵蓋了我市四年級以上所有的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以及中職生。學生在網絡平台上獨立自主不受干擾地進行調查測試,最終收集有效樣本371357份。

  2日下午,市文明辦、教育局舉行全市心理健康普測結果分析研判會,邀請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院長、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傅宏教授進行解讀,幫助各中小學校科學分析、規范使用心理健康狀況普測報告,進一步提升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從調查結果看,全市中小學生中,心理健康的人數佔總人數89.96%,心理狀態欠佳或有心理問題傾向的人數佔總人數的6.58%,心理問題傾向較嚴重的人數佔總人數的3.46%。“心理健康的人數接近於90%,說明南通的青少年整體心理健康狀態良好。”傅宏說。

  調查顯示,流動兒童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身體症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上的得分均高於非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低於非留守兒童,這可能是因為流動兒童缺少父母的陪伴與指導,缺乏安全感,更加容易焦慮和沖動,不愛與人交往。傅宏建議:“學校、社會應給予流動兒童更多的關注與關愛。”

  根據調查結果,我市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良好,單項心理健康問題所佔比例較低,心理問題檢出率最高的因子為身體症狀和自責傾向,這可能由於現在孩子學習負擔重,缺乏身體鍛煉造成的身體素質較差,同時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高、付出多引發的兒童對自己的壓力過高,將責任過多的承擔到自己身上。所以在學校應該加強學生的身體鍛煉,將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在干預學生心理問題時要專門針對自責傾向這個因素來進行學生的心理調適。

  值得研究與注意的是,非獨生子女在所有的因子得分上均高於獨生子女,可見非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低於獨生子女。其原因可能是獨生子女能得到父母更多的愛和社會資源,其生活經歷更為順利。全市中小學生總體的積極心理品質在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心靈觸動、愛與被愛、信念與希望得分最高,創造力、領導力和觀察思維得分最低。學生缺少創造力、領導思維以及辯証思考的能力,這主要由中國的應試教育所導致。學校以及有關教育部門應該改善教育方法,充分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

  96111咨詢熱線將延長至15個小時

  報告建議,各地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立體網絡體系,大中小學校是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要培養師資,重視心理活動課的開設﹔要重視社會的力量,發揮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的作用,重在宣傳服務。同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要利用各級各類家長學校、社區宣講陣地,對家長進行科學家教和心理健康宣講,要探索成立心理健康志願服務體系。

  事實上,南通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