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8月28日,毋庸置疑,“AI+教育”是当前互联网教育领域的第一热门词汇,好像如果谁不提不谈就out了一样。
所以当网龙网络公司CEO熊立来谈“AI+教育”的时候,我们开门见山抛出了一连串问题:“AI+教育”对网龙的教育业务发展而言是刚需吗?网龙的“AI+教育”和其他家有区别吗?“AI+教育”给网龙和网龙的用户真的带来帮助了吗?
网龙发展到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家业务“混搭型”公司。这家公司20年前靠做游戏起步,曾先后打造出17173游戏资讯门户和91无线移动应用市场。发展到现在,网龙已经构筑起游戏和教育业务双驱动的业务体系,集团已有半壁收入来自教育业务。
网龙做教育的愿景是“构建全球终生学习社区”,通过自身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并购和投资全球教育硬件厂商和社区厂商的模式,打造出网龙现有的教育业务体系。
可以说网龙做教育就是从教育信息化开始的。当信息化技术演进到人工智能阶段时,网龙的教育信息化又将如何来做?
近期熊立向TechWeb分享了网龙对“AI+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前面提及的问题也将从中找到答案。
网龙网络公司CEO熊立
“AI+教育”的前提
其实人工智能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广泛认知,只是受限于当时的计算速度和图形图像语音语义识别技术准确率不够高等情况,AI技术更多局限于实验室中。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升、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文本处理、图像识别的精确度都有了很大提升,计算机的智能程度大增,人工智能成为能够应用于很多领域的技术能力。
一直以来,网龙都致力于教育信息化探索和实践,非常善于将成熟的、合适的技术应用于自己的教育产品中,来改善学习效率。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用,同样如此。无疑,“AI+教育”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之一。
熊立认为,如果把教育行业分为3个发展阶:第一阶段是标准化规模化扩展带来的线下发展,第二阶段是在线化,推动教育的广域覆盖;第三阶段是教育的大数据和AI化阶段。
那么,在熊立看来,现在谈“AI+教育”的时候是有一个预设前提,即:教育环节的数据化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熊立介绍,网龙旗下的普罗米休斯电子白板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超130万间教室中得到使用,这让网龙的教学设备可以获取每个老师在课堂讲解和学生互动过程的大数据。这些教学大数据通过网龙后台的智能分析,就能实现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给老师教学、学生学习进行精准的智能化推荐辅助指导,这是人工智能服务教育的第一步。然后再把人机交互、语音识别、图形图像识别等其他AI技术和网龙其他终端和设备慢慢融合,在更多环节改善教、学效率。
网龙现在重点做的就是课堂上的智能教学助手。比如101教育PPT,这款在国内免费开放给老师使用的产品就搭载有AI助教功能,截至今年上半年,这个产品在国内已有超过600万装机量,海外市场的电子白板中基本都有搭载。“人工智能现在已经展现出它比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大的辅助作用,”熊立强调,这种更大的作用很大程度来自于“人工智能在教、学当中的‘一丝不苟’。”
知识传授是标准化的,一个知识点学生掌握还是没有掌握是可以被清晰区分出来的。“当你使用机器进行学习时,你几月几号几点钟在某个学科中某道题目做错了,而且你反复出现过多少次错误,机器是一丝不苟的全记住,它非常清楚,这个知识点你掌握还是没掌握,你骗不了它。”熊立举例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知识传授可以说会更精准,帮助你学习效果更好。这是人工智能对未来教学产生的重要影响,借助人工智能的辅助,会解放老师的部分重复性工作,让老师们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人性关怀方面的工作。
移动智慧教室 带房子的那种
但正如前文所说的教育行业发展的“三阶段”论,现实世界里,每个国家、地区的信息化水平都不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何止三阶段,是千差万别。如何在各异的基础上让网龙的智能教育产品落地?
尊重现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让AI辅助教育,提升教育效率。而不是为了追求AI而打造并无实际用处的所谓智能产品。熊立强调:“做教育信息化进程,需要根据它实际的发展阶段去进行定制,提供解决方案。”
初中毕业证丢了怎么查看(初中毕业证丢
导读 么初中的毕业证还是比较重要的,祝您好运 你好,你继续求学的话,就没有那么重要了,...(68)人阅读时间:2023-04-24300分能上什么高中 有哪些学校
300分的分数在大部分地区上普通高中概率是比较小的,当然最后还是要看考生所在地的最低控...(175)人阅读时间:2023-04-23老板的娃上了一流初中,然后栽在了英语
大家好,我是闪闪妈。论家长心态不稳定指数,4-5月排第一。因为接下来是闹腾腾的幼升小、...(110)人阅读时间:2023-04-23扬网招考直通车丨@家长 你关心的问题答
扬州网是由原今日扬州网和扬州新闻网重组而成。今日扬州网站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开通,扬州...(98)人阅读时间:2023-04-23点解我在广州晚晚都出来蒲?
△回顾这些年,陪伴你十年的灯光节 来广州,绝不可错过她的夜景。 过去9年,每年冬天广州...(86)人阅读时间: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