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这个城市又一次站在风口之上,楼市迎来5年一次的大机会!

时间:2019-08-31 14:0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这个城市又一次站在风口之上,楼市迎来5年一次的大机会!

8月18日,中央出台了一项重磅政策。

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的39周年,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深圳的GDP终于超过了香港。

在这个小渔村中发生的逆袭故事,哪怕从全球范围看,估计也是独家,因为成功的概率实在太小,因为这样的成功实在太难。

《意见》信息量极大,提出了将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

全文长达近5000字,可能很多人没有耐心看完,但其中有几点真的很重要,我把这些单独拿出解读下,希望大家可以重视,更想提醒全国购房者一句,当下就是最好跨城深圳买房的机会。

01

深圳的总体定位是什么,在文件中给予很创新的明确

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在这次的指导思想中,首先明确了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换句话就是,深圳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所有城市里面能级最高的那座“桥头堡”。

大家可以再回忆下粤港澳大湾区中的表述

请注意,在前期的表述中,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是“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然后在这一次的表述中,直接提出说要“增强核心引擎”的功能。

本来是齐头并进的四个城市,现在忽然说要给其中的某个城市再增强,高层将深圳列为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意图,真的是不言而喻。

同时,还有两点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相当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各种美好,接下来要真真正正的在深圳这片土地上实现,类似这样“示范区+案例”的定位。

从全国范围看,还真的是第一次。

02

我们说,一个好的制度,一定是得有明确的目标的和具体的完成时间,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计划,再完美的方案也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

在这一次,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时间点,

202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

同时,针对这三个时间点,制定了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不同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层层递进的来完成。

首先是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其次是到2035年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最后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全球标杆城市”。

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有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最多,对,就是“创新”。

深圳前期的创新能力,其实还真的挺强的。

有学者前期通过R&D经费占GDP比重 (研发投入强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技术创新直接成果)、万人专利授权量、万人高校在校生数量,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人口活力)这五个维度的打分排序,得出的中国创新城市的排名是

当然,如果对比全球最顶级创新城市,深圳还是有不足的,此次意见围绕深圳的创新进行了多方面的突出,对于深圳而言,是个增强软实力的巨大利好。

深圳这样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成为“全球标杆城市”。

在2018年城市排名中,深圳首次成为全球55个“一线城市”之一。

近年来,深圳拥有的PCT国际专利数量,上市公司市值,生活的10亿美元以上富豪人数,都已经跻身全球前十。

03

当然,你有专利是一回事,有了专利能不能顺利转化其实是另一回事。

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同时“规范有序建设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

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深圳想要打通“产学研”更加顺畅的道路出来,将知识产权以更便捷的方式进行变现,也是对科研工作的一种尊重。

而前期,其实真的是缺乏相关这样的平台,也导致了从研究阶段到产业阶段,八成以上的项目都会死掉。

这里面还有个重点就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虽然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市值,都在全国名列第一。

但整个深圳的短板其实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深圳缺乏知名的大学和相关科研院所,在整个基础研究上存在着明显的短板。

深圳九成左右的创新技术,基本都来自于企业,而非科研机构。

此前上海张江、合肥、北京怀柔三个区域已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此次深圳获批,意味着深圳将成为第四个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04

深圳在金融上的试点,将越走越远。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