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广东中小学生“减负”21条征求意见 家长有赞也有忧

时间:2019-08-30 18:3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学校减作业”会否催旺培训班?

  民校引入“电脑派位”还有多大优势?

  近日,广东中小学生“减负”21条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羊城晚报记者多方采访收集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教育专家的意见发现,大部分人对其的实施点赞叫好,但也有部分家长对于家庭作业时间和“公、民同招”“电脑摇号”有所担心,希望减负的同时“配套”各种教育措施,缩小公办学校办学质量的差距,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从而避免把学生减负后却推入辅导机构又变“加负”或是后续演变催生学区房热。

  新政:高中生家庭作业不超2小时

  担忧:会否把学生推入辅导机构?

  记者留意到,征求意见稿中特别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2小时以内;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学校和家长要保障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等。

  对此,有家长担心,一、二年级学生不做作业能否消化学习到的内容?能否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华南师大附小张锦庭校长认为,“家长不必担心”,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足课程,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孩子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的,“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不增加教学内容难度,不加快教学进度,孩子自然有时间在课堂上消化掉学习的内容,一、二年级就不必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作业也少了”。

  对于争议较大的中学生作业量的规定,记者采访发现,在面临中考和高考压力的学生和家长们中间并没有获得“热烈欢迎”,反而引发不少焦虑。

  “高中学习这么多科目,2个小时的话平均每科作业时间20分钟!怎么应对高考?”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说,“刚过去的高考,一个高分考生说,每天刷四张卷子,可见还是需要一定做题量的。”

  一个即将升入初二的女生也担忧说:“学校减了作业,别的同学也会去外校补习,做补习班的作业,自己没有补会不会反而导致差距越来越大?最后也得去补习班?”

  一位家长坦言:“在目前的升学和考试方式下,必须做一定题目才能熟练应对考试的,不让学校布置该布置的作业,我们反而很担心,只能去上辅导机构了。”

  新政:推进“公、民同招”“电脑摇号”

  担忧:实施后会否推高学区房热?

  征求意见稿要求,严格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目标,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明确区域内外招生计划以及录取方式,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这一规定引发广泛关注。有家长叫好“民办学校不能‘掐尖’了,家长也不要那么‘鸡血’地关注‘幼升小’、‘小升初’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助于抑制民办学校的择校热,“少数民办学校的择校,带动整个地区的择校热,而且,民办学校的面试入学,也被质疑就是考试入学”。

  不过,也有家长担忧,抑制了民办学校择校热,是否会催生学区房热?

  “我们家门口对口入学的公办学校办学质量不行,以前可以‘拼孩子实力’面试进民办学校,如果电脑摇号未如愿,怎么办?是去买好学校的学区房,还是进家门口学校,再把孩子送到培训班补课呢?”一位家长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强调:“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办学模式并无多大不同,生源成为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提前招生、可以选生源的民办学校,就快速超过公办学校……如果只推进公、民同招和‘电脑摇号’招生,而不采取措施提高家门口公办学校的办学质量,并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焦虑不可能就此缓解。”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