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中教育
海南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推进贫困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月10日消息(南海网记者胡丽齐)《海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实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实施方案》)日前印发。《攻坚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要求全省毛入学率均达到92%以上,民族、贫困地区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每个市县至少建成1所“省一级学校”

    《攻坚实施方案》指出,要优化海南省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布局,要求省、市县要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和办学实际,统筹规划高中阶段学校,科学制定分年度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计划,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此外,还要求重点办好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三亚市特殊教育学校和一所中等职业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残疾学生。

    在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上,《攻坚实施方案》指出,各市县要从办学需要出发,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教学和学生生活类校舍,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同时,继续开展“省一级学校”创建工作,到2020年,每个市县至少建成1所“省一级学校”。继续推进“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提高合作学校办学水平,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作用,带动当地学校共同发展。到2020年每个市县至少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并办成1所优质普通高中,经过3-5年的努力达到“省一级学校”办学水平。

    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攻坚实施方案》特别强调要完善扶困助学政策,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实现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应助尽助。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落实到位。重点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户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免除学杂费政策。

    市县重点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至少50%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

    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的重要举措。《攻坚实施方案》中指出,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到2020年市县重点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至少50%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名额适当向区域内农村学校倾斜。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争抢生源,影响其他学校正常招生。重点规范民办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行为,严禁民办高中学校超计划违规招生。另外,各市县要制定本区域内初中学校毕业生去向跟踪制度,努力使每一位初中毕业生顺利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要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

    “国培计划”等项目向教育基础薄弱市县倾斜

    《攻坚实施方案》明确要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指出要根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各市县在省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合理配备高中阶段学校教职工。同时,由省教育厅会同省编办、省财政厅制定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实施办法,解决普通高中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和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要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鼓励市县出台政策,试点探索建立校际之间教师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或特殊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任教,提升教师队伍活力。此外,还要加大高中阶段教师的培训力度,“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项目要向教育基础薄弱的市县和学校倾斜,不断提高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