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7 18:02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教育一直是我们关心的话题,也是每年人大会议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议题。今年十九大提出了教育的总方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育部长第一时间接受采访,一切就仿佛准备好的一样,对答如流,总结起来如下几点:
1、高中教育很重要,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发展素质教育是必然的方向,且坚定不移;
3、贫困地区教育问题需要急需解决,并且全力解决,从而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4、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毛入学率90%以上,大学入学率达到50%,目前是42.7%
这个消息让不少家长兴奋不已,最集中的焦点是——
普及高中教育=高中纳入义务教育?
我们今天就来做个解读↓
为什么“普及高中教育”要“取消中考”?
1、中考的意义的改变
中考是检测整个初中学习成果的考试。
义务教育推广初期,高中入学比例很低,中考是选拔谁能进入高中的关键手段,并且仅有一次机会,一锤定音。
而根据总方向,未来90%的孩子都可以上高中,中考几乎只剩下一个作用,就是选拔哪些孩子进入哪些高中,也就是对孩子分层,但是问题来了,只依靠一次考试就进行分层的结果是啥?
众所周知,就是焦虑,就是应试,而且单次考试就评定孩子的水平本身也不合理,更不准,对于家庭、孩子、学校乃至社会,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2、学校的模式决定的育人弊端
公立初中校基本是两个稳定的模式:
(1)纯初中校:这些学校只设置初中,毕业后学生都要通过中考等途径找到自己能上的高中或者职高,最差的就等于毕业了,对于这些纯初中校,只要学校校长足够务实努力,把中考成绩整体搞好是这些学校唯一的立足方式,优势自然是会最大程度教好孩子,劣势就是孩子也没有别的路,只能参加中考。
(2)完全中学:既有初中又有高中,这些学校的弊端就是他们对于初中的核心定位,基本都是为高中输送尖端人才,这些学校往往把更多成绩精力放在高中,初中的程度并不完全关心,只关心尖端生源,毕竟初中就算一部分孩子不好,中考也就淘汰了,高中靠谱即可。
中招可能这样改
1、纯初中校:提升校额,更多机会
如果教育真的改革,纯初中校,也就是非完全初中的升学就是新政策下的问题,毕竟孩子没有其他出路,所以校额到校成了这些学校的重要途径。
2、完全学校:本校直升,锁住生源,强迫发展
至于完全中学,他们没有全力教好所有初中孩子的问题怎么办呢?
很简单,不给他们后路,让完全中学拥有大比例的直升名额,比如接近50%,这样学校不能通过中考甩掉这些孩子了,只能自己担着6年,那么只能全力教好。
3、名校自主招生
名校对于好学生的需求和好学生对于名校的需求是无法被遏制的,清华北大差不多7成的孩子都不是高考进去的,都是自主招生进去的。
所以初中也会如此,名校会有自己的自主招生选拔依据,但绝对不会是一次中考,中考只是最后一次大型的结业考试,三年的成绩,三年的综合素质评价,甚至是每所学校单独的选拔等,才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