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意义感缺失在大学生中蔓延,我们需要思考——
学风建设,重要的是找到学习的意义
光明日报记者 邓晖
每次本科生课程第一讲,清华大学教研院副教授罗燕都会问学生一个问题:“选这门课,你们是来刷分的,还是真正对课程内容感兴趣?”
“来刷分的。”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很坦诚。这让罗燕倍感受挫,甚至有些伤心:“眼看着青春就这么被浪费了。”
早在2009年,罗燕曾经以国内某知名研究型大学为例,追踪了千余名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状况。结果显示,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强,但学习目标和意义感相对较差,只有27%的学生表示了解所学东西对自己所具有的意义,超过72%的学生对此不甚明了。
如今,近十年过去了,在罗燕看来,“情况不但没有改观,甚至在某些学校还越来越严重”。许多专家认为,这种学习意义感的缺失,正是今天很多大学学风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安徽安庆一所大学,“摇奖式点名”让学生逃课成了泡影。学生在答问时,老师可以根据此前保存的照片和音频资料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是学生本人。黄庆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 “不知为何而学”成大学生通病
寒门苦读十几年,终于从甘肃一个小县城考进天津某大学,刘媛媛却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身边的同学了。
“男生天天宅在宿舍里打游戏,女生早上起来化个妆就要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怎么穿、去哪玩上。”刘媛媛很费解,“最后考试倒是都能过。可这是大学生活应该有的样子吗?”
“高三是知识水平的巅峰,一上大学就‘放羊’。”记者走访发现,一句流传的俗语,成为当下不少大学校园里学生状态的生动写照。此前,一份有关首都高校大学生学业倦怠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大学生的学业问题突出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学习缺乏兴趣;无故逃课、娱乐至上;学习过程中成就感低等。
“2017年,我班上有8名学生作弊,被发现后写检查,原因说到底都一样:平时不学习、上课不学习、下课不复习,只好走歪门邪道。”北京某高校教师刘峰告诉记者。
清华大学学生学习指导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詹逸思每个星期都要接待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为他们做一对一的学业辅导。而在来访学生中,除了如何学懂高难度的基础课程,如何习得大学的自学方法,如何提升时间管理、写作等关于学习能力的问题外,一类集中诉求就是如何提升学习动力:“有不少同学谈起自己的学习困惑就是缺乏学习激情,学习的动力只剩下按时交作业的压力。”
除了“不想学”的颓,采访中,不少专家认为,当前大学生还有一种学习观值得警惕,那就是“GPA(平均学分绩点)导向的学业成就观”。
“我们一入学,就会有师兄师姐告诉你,以后推研什么的,都看GPA。”甘肃某高校学生王晓晨告诉记者,“有时怕拉低GPA,我们就会选那些好过的课,反正也没什么感兴趣的,学什么都一样。”
“GPA导向的学业成就观,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驱动和促使学生学习,但却损害大学教育的内在价值,也扭曲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行为。”罗燕表示。
四川成都,某学院电竞专业的女学生正在寝室打游戏。王效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 “对学习失去敬畏”导致学风不正
学分不达标,本科降专科;毕业论文答辩再也不能“走过场”,而是要全过程管理;甚至严格请假管理制度……记者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针对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等问题,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高校,可谓重拳频出。
“现在大学里,有些学生醉生梦死,这样是不行的。”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告诉记者,严格,将成为今后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睡大觉、谈恋爱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看似是一个学生投不投入、认不认真的行为问题,实质是一个价值问题。其根源在于学生不知为学之道是什么。当他们对学习失去起码的敬畏和意义时,自然就会滋生很多不端行为,优良学风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奇教授认为,刚性规范可以彰显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态度和决心,见效快,也比较好操作,但却远远不够,“要想从根本上构建好的学风,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内生动力,还应该从根上找原因。”
初中毕业证丢了怎么查看(初中毕业证丢
导读 么初中的毕业证还是比较重要的,祝您好运 你好,你继续求学的话,就没有那么重要了,...(68)人阅读时间:2023-04-24300分能上什么高中 有哪些学校
300分的分数在大部分地区上普通高中概率是比较小的,当然最后还是要看考生所在地的最低控...(175)人阅读时间:2023-04-23老板的娃上了一流初中,然后栽在了英语
大家好,我是闪闪妈。论家长心态不稳定指数,4-5月排第一。因为接下来是闹腾腾的幼升小、...(110)人阅读时间:2023-04-23扬网招考直通车丨@家长 你关心的问题答
扬州网是由原今日扬州网和扬州新闻网重组而成。今日扬州网站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开通,扬州...(98)人阅读时间:2023-04-23点解我在广州晚晚都出来蒲?
△回顾这些年,陪伴你十年的灯光节 来广州,绝不可错过她的夜景。 过去9年,每年冬天广州...(86)人阅读时间: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