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2019福建遴选备考: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介绍(一)(3)

时间:2019-08-14 10:5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第三节认真抓好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相配套的其他组织建设

一、全面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

(一)加强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

村委会的组织建设包括村委会内部机构建设、村委会干部的配备、村民小组建设和经济组织建设。在建立村委会的内部机构的基础上,配备村委会干部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因为干部是村委会机构的载体。干部配备的好,对于做好村委会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坚持党的干部政策和干部路线,抓好村委会干部的选拔、任用。特别是对村委会主任的选拔任用上,更要慎重、严格,真正把觉悟高、作风正、群众威信高、愿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且有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能力的人选拔到村委会主任的位置上。

(二)加强村民委员会的思想建设

村委会的思想建设是村委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委会干部都应该珍惜村民对自己的信任,不辜负村民的期望,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带头人,做村民的表率。做到在政治上,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教育和带领农民群众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树立国家观念、全局观念和为村民服务的观念。在道德和品行上,要廉洁、简朴、勤勉、守法,有明主风,有奉献精神。

(三)加强村民委员会制度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村民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实现村民委员会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如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委会干部的岗位责任制度、村委会的工作制度(包括村委会的分工、办公时间、学习、公章管理、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村务公开、检查评比等方面的具体制度)、村委会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四)加强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建设

制定和完善以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为主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依法治村的关键环节。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制定,要根据法律和政策,结合本村实际,反映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是调整村级事务和村民行为的规范,是村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规范,是村委会中层次最高、结构最完善的规章,是农村的“小宪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和加强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建设。

二、搞好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一)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概述

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自治村为范围,以所辖范围的农民为成员,以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为基础,以促进农、工、副、商等各业发展为目的,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经济实体。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拥有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是农村双层经营的指挥者和领导者,是农村社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是地区性合作经济的纽带。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可以有不同的称谓,如有的叫“经济合作联社”、有的叫“村农工商联合公司”。在组织设置上,可以单设,也可以与村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二)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1.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制订章程和各项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

二是有利于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由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民主制订;

四是文字力求简明准确,通俗易懂,以便于群众理解和执行。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章程,应当包括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性质、任务、服务宗旨、经营方式、权力机构、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各自的职责范围,成员的权利与义务,适用范围和有效期等。

2.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规章制度。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财产制度,应包括财产范围及财产关系、财产清查、财务管理等。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集体积累制度,应包括全方位提留的范围和提取办法、公共积累提取办法、提留和积累的使用和管理等。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土地制度,应包括土地权属和经营形式、土地有偿使用和经营权的转移、土地的培肥和管理等。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应包括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职责、责任目标及奖惩办法等。以上所有制度的制定,都要提交村经济合作组织全体成员或代表大会充分讨论,经大多数成员同意后方能生效。

三、加强村级共青团组织建设

村团支部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层单位,是村党组织的助手,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其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村团支部的职责: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