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学生“模拟提案”变实际措施 北京市政协委员带中小学生建言上会

时间:2019-08-13 15:1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校服什么样?孩子们自己选定自己说了算;校园垃圾桶负荷过重,如何更好分类?学生们向学校拿出了解决方案;疏解整治后的腾退空间如何利用?学生们建议建设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中心……在北京市各个中小学,“模拟政协”正在悄然引导着学生们从关心身边事到关注社会问题。截至目前,北京市“模拟政协”活动已经覆盖全市400余所中小学校,征集了近4万条建言。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20多位市政协委员通过“模拟政协”活动将学生的建言带上了北京市政协全会。

学生“模拟提案”变实际措施 北京市政协委员带中小学生建言上会

在观摩政协全会期间,张毅委员带领“模拟政协”学生代表参与政务咨询活动。 小学生模拟议事协商校服样式 “我的校服我做主”

“夏季运动服女生的是裙裤,好看是好看,但几乎天天都有体育课,穿着不太方便。”“西服穿的机会不多,学生个头又长得快,一两年就得换,花费太大了,我不建议选西装。”“秋季制式这套,光是衬衫会不会冷?能不能搭配个坎肩?”“坎肩的实用性不强,要是在外面列队,两个胳膊多冷啊,加个开衫更好点儿吧?”……这场围绕校服的激烈讨论,不是学校的老师们,而是学生们自己。在北京市第18中学附属实验小学“模拟政协”活动上,到底选什么样的校服?学生“委员”们决定自己做回主。

原来,此前学校的校服供应厂家因为种种原因不具备继续生产校服的能力了,换校服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确定了几款备选校服样式后,学校通过家委会征求了家长意见。可校服主要是孩子们穿,学校决定再征求一下孩子们的意见。正好18中教育集团在小学阶段推广“模拟政协”,选校服就成了“模拟政协”的首个协商议题。

“高年级的每班推选出5名小‘政协委员’,低年级的每班推选出3名小‘政协委员’,第一届‘全会’模拟议事的主题就定为校服样式协商。”18中附小副校长黄雅琴告诉记者,小“委员”们拿到了校服样式纷纷回到自己的班级开展调查。有的统计同学们的喜好,有的征求同学们的建议,然后形成自己的“提案”,在“政协会”上阐述自己的意见建议。

“大家都有话语权,充分摆出各种款式的优劣,通过协商,最终达成一致。”黄雅琴告诉记者,学校在最终确定校服样式的时候最大限度参考了“模拟政协”提交的“提案”,比如取消了西服制式,增加了毛线开衫。

校服样式确定了,新问题又来了:刚上二年级的孩子的校服绝大多数还能穿,六年级的孩子即将毕业,他们的校服如何更替?“模拟政协”也就此进行了专题座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自然更新。有换新需求的孩子订购新款校服,这样学校会出现一段新旧校服并行的时期,但是不会造成浪费,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模拟政协”首个议题的成功让孩子们责任心“爆棚”,现在小“政协委员”们更关注自己身边的事情了,不仅去发现问题,还开始尝试去解决问题。

中学生模拟提案为校园垃圾分类支招 智能投瓶机“搬家”了

北京市第18中学高三学生张迈至今还记得向校领导们递交《关于完善校园垃圾分类的提案》的场景,“模拟政协”社团的7位“提案人”用了40分钟向校领导们介绍了校园垃圾分类的问题和建议。而令他高兴的是,根据他们的提案,如今学校里完善垃圾分类的措施已经逐步推开。

18中是北京市“模拟政协”基地校之一。张迈告诉记者,当时“模拟政协”社团商量开展活动的方向,“校园垃圾分类”从学生食堂饭菜品质、校门口早晚高峰拥堵等众多问题中脱颖而出,成为学生“委员”们最关注的话题。

为了写好这份提案,“委员”们都动了起来:张豪、彭家博一个个看垃圾桶,实地调查学生们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北校区天井垃圾桶带来的环境问题,发现垃圾桶负荷过重,有些垃圾直接被扔在桶外,其中很多还是饮料瓶等可回收资源;杜威良和刘喆去盯守学校两台智能投瓶机的使用情况,发现投瓶机位置有点儿偏,利用率并不高;李博轩、张浩然去找保洁阿姨了解校园垃圾的构成,发现主要是食品袋、塑料袋、饮料瓶、废纸张等,进行垃圾分类较好操作。“我还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发动老师、同学们转发,当时就有400多个师生填写了问卷,让我们充分了解了师生对校园垃圾分类的看法。”张迈说。

汇总了学生“委员”们的调查研究,“模拟政协”开始协商议政,达成的共识是:校园垃圾种类比较固定,进行垃圾分类较好操作,有助于帮助同学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