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靈武:建強基層“紅色堡壘”

时间:2019-08-12 04:4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是黨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

  靈武市現有基層黨組織464個,其中黨(工)委22個、機關黨委4個、黨總支13個、黨支部425個,黨員11497名。近年來,該市各級黨組織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工作落地見效,為實現“兩個率先”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聚力貸”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圍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靈武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積極探索和創新基層黨組織建設與服務農村發展、服務農民增收相結合的新路徑,將村黨組織為民服務和發展專項資金集中捆綁注入“聚力工程”擔保基金,放大財政資金效應,解決了農村黨員群眾發展產業致富“貸款難”問題。

  “黨建+金融”是新事物。靈武市匯聚多方力量,2016年至2019年累計投入基金5410萬元,目前已發放貸款3.51億元,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574.6萬元,受益黨員群眾5188余戶,形成了農村產業發展、農民收入增加、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鄉村黨組織凝聚力明顯提升的良好局面。

  郝家橋鎮黨委書記朱更生介紹,以前的崔渠口村村容破敗、村集體經濟薄弱,通過實施擔保基金貸款,不僅修通了村裡的4條斷頭路,還建成了牛奶配送物流中心,累計培育致富帶頭人35名,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崔渠口村連續3年被評為“四星級”服務型黨組織。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靈武市把發展培育致富帶頭人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脫貧富民的重要抓手,將“聚力工程”擔保基金貸款向“兩個帶頭人”重點傾斜,由此輻射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對全市各類致富帶頭人給予10萬至30萬元的大額貸款,積極支持帶頭人在特色瓜菜、稻漁養殖、供外蔬菜上牽頭引領。同時,將普通群眾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將致富帶頭人培養成入黨積極分子、黨員或村“兩委”班子成員,切實發揮致富帶頭人的作用。

  崇興鎮楊佔雲2016年申請“聚力工程”擔保基金貸款10萬元發展肉牛養殖業,2017年作為致富帶頭人,楊佔雲拿到了30萬元的“聚力工程”擔保基金貸款,得以擴大養殖規模,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典型,他本人也被列為村級后備干部。通過“聚力工程”擔保基金的撬動,靈武市各鄉鎮逐步形成“群眾跟著帶頭人走、帶頭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的產業發展格局。

  “田園黨建”帶富群眾

  近年來,梧桐樹鄉在實施“兩個帶頭人”工程中,傾力打造“田園黨建”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示范帶動的富民增收之路。

  8月驕陽似火,沙壩頭村冷鏈基地卻一片涼爽,在流水線上忙碌作業的工人說:“以前瓜菜賣不出去,天熱放壞看著干著急。現在好了,村黨總支讓本地、外地的致富帶頭人合作,爭取資金建了冷庫,還打通了銷售渠道,現在蔬菜直接賣到福建、廣東,鄉親們就近務工,錢包鼓了起來。”

  走進紅寶富民農牧專業合作社黨員活動室,內容豐富的黨建牆讓人眼前一亮。“去年成為預備黨員,我不能隻顧自己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是我的責任。”紅寶合作社負責人李林認真地說。

  李林是梧桐樹鄉河忠堡村人,以前一直在外地跑運輸、做糧食生意。2014年,李林發現蔬菜種植有商機,於是返鄉流轉土地,種植甘藍、西蘭花等蔬菜,直接帶動本村及周邊村六七百戶種植3200畝,輻射周邊村鎮6000多畝﹔並投資780萬元,建設1240平方米冷庫和2000平方米蔬菜分揀車間。

  2018年,合作社收購甘藍、辣椒、芹菜等蔬菜3000多噸發往福建、浙江等外省區市場,實現產值520萬元,提供季節用工1100人次,使農戶每畝增收1200元。

  “這兩天正在為廣州客商收購水果玉米,農戶種一畝能賣3700元以上。有些農戶說明年要擴大種植面積,我勸他們不能盲目,要按計劃發展才能雙贏。”已成為梧桐樹村村委會副主任的李林說,一支精干高效的村干部隊伍,不但是農村小康領路人、產業帶頭人、科技明白人,還是群眾的貼心人。

  建強鄉村振興頂梁柱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鄉村振興的主心骨和頂梁柱。靈武市建強“三支隊伍”,打造脫貧富民“紅色引擎”。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