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专家: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

时间:2019-06-30 18:4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在多数高校,辅导员因常与学生在一起,更有机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武妍文是山西财经大学10个班级的辅导员,每个班级的班委是她了解学生最重要的渠道,“大学生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了解到学生问题很严重,我会旁敲侧击开展谈话。”

  山西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老师坦言,该中心有3个专职老师,大量学生工作都需要靠学校的辅导员,专职老师会就心理健康方面的基础能力和常识对辅导员进行培训。

  学生去咨询室需要勇气

  “十余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经验使我体会到,学生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是非常需要勇气的一件事。高校心理咨询作为专门的一个专业,需要我们用心理学的方法给学生疏导解决问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西省心理学会会员王晓霞说,心理咨询师应先保证大学生的隐私,让他们能够放心地获得必要的帮助。其次,对心理咨询老师的专业性也有一定要求。

  王晓霞认为,在大学中,人际交往、学习与职业规划、情感等是大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据《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有部分省份针对校园欺凌出台相关规定,来防止现象的发生。2018年11月12日,广东省出台治理校园欺凌方案,明确规定“起侮辱性绰号”也属欺凌。

  “由于文化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大众对心理精神问题有很多偏见,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解决。”王晓霞说,“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一大部分工作是在做心理卫生的宣传和科普。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宣传教育,逐渐改变对精神问题的偏见,认识到精神健康也是健康的一部分。”

  王晓霞建议,学生遇到难以克服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时与人沟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高校辅导员可学习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关注学生,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此外,学校可通过组织讲座、读书会等涉及学生校园生活方方面面的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的意识,在认知层面和及时处理问题的技能层面为学生提供帮助。(完)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