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2018下半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政治知识之文化生活(二)(政治)

时间:2018-09-29 06:2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关注微信公众号:gsoffcn 更多招考资讯及时享

2018下半年甘肃省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现已开启全面备考模式,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的备考甘肃教师资格考试,甘肃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了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望广大考生及时查看学习。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B.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1)商业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2)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4)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2)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要求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5、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影响:(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