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评析(基教研专家)

时间:2019-06-25 13:2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作为北京市文理分科高考的最后一年,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保持近几年的一贯风格,依据《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综(化学学科)考试说明》,力求体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在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和难度等方面基本稳定,为明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作好过渡;强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化学学科特色和价值,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及方法,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会责任;坚持立德树人、素养导向和服务教学的宗旨。

一、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重在考查在实际情境中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应用

北京市高考化学试题共有7道选择题,考查内容和难度与往年相似,重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应用。选择题的素材丰富,多涉及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最新应用成果,引导学生在应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问题时,突出实验研究的作用,感受到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第6题,取材于我国重大科研成果,体现科研创新可促进科技进步,材料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福祉的理念;考查科研成果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关系,物质组成和元素的关系,以及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等的理解和认识,体现化学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以化学的视角关注身边的事物,感受祖国科技的发展。

第7题,以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微观图示为素材,将微观图示与化学用语表述联系起来,建立微观与符号间的联系。考查强电解质NaCl和弱电解质CH3COOH的电离、电解CuCl2溶液、从化学键的角度研究H2和Cl2反应能量变化等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建立宏观微观符号间的联系,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第8题,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以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在元素周期表发展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为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体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第9题,以交联聚合物为素材,考查有机高分子形成过程和拆分过程及性质的分析。试题表达方式与往年不同,以简单形象的示意图形式给出交联聚合物的结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其结构关系。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本质理解,考查考生接受、吸收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类比的推理能力。

第10题,以几种基本核心物质的除杂反应为素材,重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考查学生主干元素化合物知识、理解应用化学反应规律的能力。体现“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第11题,以探究草酸性质实验为素材,考查多角度认识草酸的性质,并用化学用语表达,体现了化学符号在化学学科中的独特价值。考查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深入思维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第12题,以醋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水的pH随温度升高变化的情况为研究对象,用图示的方式展现,考查水的电离变化和pH变化的逻辑关系,以及两种盐溶液pH变化与酸碱性变化关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体现“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二)有机推断试题综合考查有机化学的知识和思想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推断题是高考化学中的传统和经典,是应用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题。有机合成和推断题体现了化学在创造新物质方面的独特贡献和价值。

第25题,以抗癌药托瑞米芬的合成路线为载体,分别从两部分呈现了该药物前体及进一步合成该药物的合成路线,综合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核心能力及学科思想方法,体现出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试题将物质组成、结构等信息融合在设问中,引导考生从有机物的组成、官能团和碳骨架变化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理解有机反应以及化学试剂的作用,以正向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和合成分析。

(三)工业实际情境试题考查化学学科思想和推理分析能力

工业实际为情境的试题是近年来北京市高考关注度很高的情境素材,展现了化学工业生产的主要过程,是综合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综合试题。这类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推理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思想。

第27题,以高纯氢制备方法的真实情景为素材,以传统工艺和最新研究两条线索为背景,并在两条线索中集中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原理等,使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感受学科知识应用价值。传统工艺中高纯氢的制备是化石能源的催化重整,将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定量分析等进行综合考查;利用最新研究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备高纯氢,拓展考生科学视野。此方法中,利用电极的循环再生可以实现氢气的不断获得,综合考查了电化学原理。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