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郑惠懋: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

时间:2019-06-18 15:1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N本报记者 黄晓燕 吕波 文/图

作为一所区级窗口小学,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一直以来都是泉州市民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从该校郑惠懋校长处获悉,今秋该校将招收一年级新生6个班,主要服务区域为东涂社区、迎津社区和丰泽社区(丰泽小区除外)。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学生的教育一旦出了问题几乎是无法补救。”采访中,郑惠懋校长说,学校一直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的追求,身体力行,让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追求。

好学校不应只盯分数 培养学生未来社会理想

记者:校长您好!您曾提到一所好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应只盯着分数不放,更重要的是培养他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追求,这怎么理解?

郑惠懋:一所好学校,应该教会学生,不要只盯着分数,要全方面得到发展,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推崇的陶行知改革教育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特别是他的多元和谐思维方法,是我们教师尤其应该学习的。比如,变死课程为活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吝于表扬学生,让各类型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等。

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不是很突出,但在乐器等方面很优秀,去年得了二等奖,今年得一等奖,这就是一种进步。作为校长,我想应该鼓励老师们用多元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是一匹千里马,只要老师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积极引导。这样,学生到学校来,不仅能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本领,更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记者:您的意思是教育藏于细节,细节教育对学生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郑惠懋:是的,我们学校是泉州市区第一所省行知实验学校,培养学生的宗旨不是只简单让他们理解深奥的道理,而是要把深奥的理论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具体实践中体会。打个比方说,学雷锋活动,我们不是只简单地灌输理论,而是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同学摔倒过去扶一把,同学遇到难题帮忙讲解等这类型的细节。

记者:学校引进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作为教师,又要如何践行?

郑惠懋:我们以“爱满天下”的理念教育教师,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就是将所有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心。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有一颗爱心,它不应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在对学生的指导上,如果是对学习好的学生,要热心引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应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

而在教育学生上,我们坚持让学生享受到快乐的童年,坚持“六大解放”思想。我所谓的“六大解放”,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能谈;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有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生活即教育 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成长

记者:在课堂教学方面,贵校所坚持的理念是什么?

郑惠懋: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强调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强调有课内有课外,课内课外结合。生活教育应以生活而不是以书本为本位,以社会而不是以学校为本位,其目的是把学生从虚拟的“世界”中解放出来,回归真实的“世界”,回归真实的生活。

就如陶行知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空间不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生活,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应扩展到大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社会的各方面和大自然也应引进学校和课堂。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成长,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学会做人、愉快成长。

记者:说到生活教育,学校平时是如何将教学融入生活的?

郑惠懋:我们的教育工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校会根据当前教育热点与学校实际,以班会、队会、团会等形式,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受到生动的教育。像学校梳理出全年68个重要节日、纪念日,制定《重要节日、纪念日教育活动方案》,对每个节日、纪念日的活动进行分工,由各负责老师根据每个节日、纪念日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布置开展活动。

标签: 数字报(4144)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