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南方都市报数字报

时间:2019-06-12 14:2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南方都市报数字报

 

 

南方都市报数字报

 

 

南方都市报数字报

 

 

南方都市报数字报

 

 

俗话说“三岁看八十”,意即幼年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人生走向,西方心理学也支持这样的看法。但是最新研究表明,人生中另外一个阶段———高中———也在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人甚至终其一生都未真正离开高中这个阶段。

整个高中时代,我的朋友肯吉从未与格拉斯曼兄弟说过话。那是一对双胞胎,相貌英俊,擅长橄榄球,向来是人气王。肯吉有一半日本血统,是个参加管弦乐队、沉默寡言的书呆子,在我们班第一个毕业。然而去年秋天,当我们高中毕业25周年之际举行同学会时,肯吉抓住乔希·格拉斯曼的肱三头肌,活像大力水手抓住菠菜罐头,问他聚会后的派对在哪里举行。

从心理学上说,肯吉现在拥有处处畅通的通行证。他长相英俊,性格可爱,是亚马孙公司一家分公司的软件工程师,浑身散发出一种可以即刻赢得尊敬的泰然自若。乔希似乎感觉到这一点,他说派对在几条街区外、另外一位前橄榄球员的家里。这时肯吉开始动摇,但乔希不肯罢休。“我看到没有退路了,”后来肯吉对我说“当时感觉就像老虎吃天,无处下口。”

派对举办得不错。肯吉怀疑自己是不速之客———乔希对大家宣布“我把毕业致辞者带来了”。不管怎样,他不在乎了,他只是怀着人类学领域的好奇心:他高中时从未获邀参加过这样的派对,想知道“身为橄榄球运动员或者拉拉队队员,高中毕业与附近某人结婚,然后就在附近安居”的生活是怎样的。到那晚终了之时,他的结论是:没什么特别。“就是一个普通派对,一个如果大家不喝到有点醉便会觉得不大自在的派对。”

你也许觉得肯吉的淡漠反应很正常,但我们另外一个同学不那样想。和肯吉一样,拉里非常聪明,有音乐天赋,青少年大部分时光藏在一副眼镜后面。和肯吉一样,他现在很成功,有吸引力,因为在《律政俏佳人》中的表现获得托尼奖提名,刚生了个孩子,妻子是个出色的女人。“你这样说让我很希望当时自己获得邀请了。”拉里说,“也许生活就是那样,有时仍像高中一样,希望获得别人的邀请。”

不是每个人都会感受到高中时代阴影的投射。有些人只是投入了四年时光(美国高中阶段有4年,成绩特别优异者可以提前毕业),然后毕业,如此而已,但对多数成年人而言,青春时代在记忆中占据了首要位置。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重要性甚至可以计量:给一个成年人一系列随意提示,大部分人回忆起来的事情都与青少年时代相关,这种现象甚至有一个名字:记忆隆起。对大批量样本的研究表明,人们保存最鲜明的是15岁到25岁的记忆。

对多数人来说,青春年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莎士比亚到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作家们最具象征性的作品往往是关于青春的,好莱坞早就

理解了毕业舞会、第一次约会和“打手”们大闹自助餐厅的意义。“我觉得我描绘的多数素材都基于那时发生的一切。”《怪胎与书呆》的编剧保罗·费格说。“内心我觉得自己仍是15到18岁,仍用同样的方式应付世界的失控。”

然而,专业人士却似乎低估了那几年的分量,包括发展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科学指导帕特·勒维特说:“很多研究把幼年与青春时期对立起来。多年来我们相信0岁到3岁非常重要,以后的那些只是拧巴。”

在科学研究中,0到3岁这个阶段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至今依然如此。这部分是因为便利,恰如勒维特所说,“相对于复杂但已成型的阶段,一个东西刚组装起来时比较容易理解”———他指的是大脑。此外,这一阶段受到关注也有科学原因:感觉系统———如视觉和听觉———都发育得非常早。“但我们的错误就是认为所有的功能都是以同样发式发展,即便是那些非常复杂的,如执行功能、情绪管理功能。”勒维特说。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希望孩子学到很多东西,童年初期进行干预是正确的。”坦普尔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说。他可能是美国最重要的青春期研究者。“但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孩子成年后会成为怎样的人,那就要在青春期做许多事情。”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