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1 05:47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乔治·R·R·马丁《冰与火之歌》书中的内容取材于中世纪的欧洲历史。这本质上其实是对于规律的理解和再现。
我们去看所有的历史上发生的东西,去参考所有的大陆,再去设计想象中的大陆,它们之间是有千丝万缕的规则和联系的。
一个生活在森林中的种族,他应该是有什么样的习性?一个群雄割据的争霸世界,它最后会往什么样的方向去演变?一个民主的国家、一个民主的政体和一个权力集中的政权、集中的政体,它的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其中的规律是一致的。”
上面几段发言,不知道的人可能会以为,是来自某个《冰与火之歌》书友会分享,或者是什么编剧课、导演课之类的流行文化研究讨论。
但这其实来自于一门正规的高校课程——北京大学的《电子游戏通论》,主讲者是网易武侠手游《楚留香》的制作人满娟。
游戏可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北大的《电子游戏通论》课是一门面向全校的公选课,是在这个学期刚刚开始的。几个月以来,原定每堂120人的课程名额,总是会爆棚增至近200人。
这门课的开设者是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副教授陈江,在北大校园中颇有名气,人称“呆呆老师”。他的学生说,呆呆老师授课风趣幽默,很受欢迎。
授课老师陈江说,开设这门课并非是“反传统”“为了挑战而挑战”。
中国游戏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产业规模是千亿级别,用户规模也有数亿,行业有发展,现实就有需求。很多学生将来其实都是要去这个行业的,这是一个很大的人才市场。
所以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与游戏业相关的专业与课程。2016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13个新增专业中就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早在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也开设了数字游戏设计专业。
但这回毕竟是北大,国内的最高学府。
相较于这些中传等高等旨在为游戏业培养人才的专业,《电子游戏通论》课略有不同。对于网络上一些“可以名正言顺打游戏”的评论,陈江老师表示:“这个课不是培训学生玩电竞的,课程讲述跟电子游戏有关的研发、技术、行业、媒体、心理等问题。”
“我的立场可能会高一点,因为无论学生去政府、媒体,还是教育等行业,有更多的人未来多多少少会跟游戏有一点交集,而不仅仅是说培养去游戏公司的人才。”
在网易游戏学院和北京大学的这次合作中,《楚留香》制作人满娟这堂讲课,其实讲的也是“立场高一点”的主题:电子游戏的世界观设计。
游戏行业也可以为教育出力
陈江老师开课就对学生说,“你品位应该高一点,那些很渣的游戏就别玩了。”
这回网易《楚留香》制作人受邀去北大讲课,首先是制作人满娟,其次也是她的作品,获得了陈江老师的认可。
《电子游戏通论》课很强调与国内游戏厂商合作,请一些游戏制作人或者企业高管来授课互动。
“企业对课程是有正面促进作用的。我希望他们到课堂上讲讲实际的难处,在课堂上做比较深入的探讨,”陈江老师认为,“不同企业各自的角度不同,只要适合这个课程的主旨,能让学生看得更全面,我都是欢迎的。”
满娟授课的主题“游戏的世界观设计”,在高校授课中,无疑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它与《楚留香》手游本身也有关,很大程度是从这款游戏的性质出发。
《楚留香》本身是一款国内少见的高自由度武侠手游,非常重视世界观建构,也非常重视细节设计。
国内很多传统的游戏产品,只讲玩法和体验,不够重视故事与世界观,也没有精神或者价值观的引导。但《楚留香》本身是源自古龙的经典武侠小说,自成一个世界观,也有它的内核精神。改编成游戏后,就需要学习这个世界的形神。
反过来,这个世界的形神就能对玩家起引导作用。比如在《楚留香》手游中,就有一个侠义值的设定,可以通过救助其他摔伤的玩家、帮助其他玩家完成任务获得。
这就是通过《楚留香》的世界观,对玩家进行积极的正向引导,传递正能量。
世界观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哪些启发?
对满娟自己来说:
“《楚留香》满足了我的诉求:生活在一个武侠的世界,也满足了我对武侠文化的喜爱,以及在其中想要探讨的一些东西。游戏中的一些角色寄托着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追寻的东西,就说柏拉图先生他想象当中、想要建立的那个理想国到底是否存在,是我个人的一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