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合肥:2020年實現城鄉義務教育“五統一”

时间:2018-07-28 03:0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為全面深入推進合肥市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5月14日,合肥市出台了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合肥市應實現城鄉義務教育“五統一”,即學校建設標准、教師編制和收入標准、生均經費、裝備配置標准、信息化建設的統一。

加快城鎮學校建設

意見要求,各縣(市)、區要結合“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和全國有影響力的區域性特大城市”的發展目標,按照區域城鎮化規劃和常住人口規模,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中小學建設標准,編制並落實本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優先保障教育用地。加強農村中小學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學校班均出口帶寬10M以上,縣(市)50%以上學校校園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生機比不低於6:1,100%縣鎮學校配有錄播教室,100%中學配有數字實驗室。“智慧課堂”覆蓋鄉鎮50%學校,60%鄉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完成智慧校園建設。

提高鄉村學校教育水平

科學制定鄉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務成型的新農村地區合理布局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好鄉鎮和中心村義務教育學校。繼續推進第二輪新優質學校創建,並向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傾斜,到2020年,新優質學校數達240所,佔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25%以上,實現義務教育結對幫扶全覆蓋。發揮各級名師工作室的作用,努力打造一批老百姓滿意的家門口的好學校。示范高中招生到校指標分配向鄉村初中傾斜,引導學生就近入學,穩定農村生源。

控制和消除大班額

意見提出,要根據本地實際制訂控制和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和時間表、路線圖,到2018年全市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主城區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到2020年全市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要以消除城鎮學校和鄉鎮中心學校大班額、控制起始年級班額為重點,採取“一校一策”的辦法,編制消除大班額工作台賬,對大班額學校實行銷號管理。

深化教育治理體系改革

構建三級一體化機制,即“鄉鎮中心校-村小-教學點集團化、縣城學校-鄉鎮中心校高位對接、市區學校-縣城學校-鄉鎮中心校常態交流”機制。強化鄉村教育體系,強化縣城帶動體系,強化市、縣、鎮幫扶體系。實施鄉鎮中心校集中管理模式,村小和教學點教師培訓、教研、人事、工資等全部納入中心校統一管理,實現工作管理、評價考核、工資待遇、業務成長、辦學條件、空間布局等一體化。建立鄉村教師專業成長導師制,新進教師第一年盡可能安排在中心校,由名師帶教,接受規范化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全面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認真落實校長負責制,重視高中課程改革向義務教育階段延伸,激發學校內生動力,全面推進學校依章程辦學。積極推進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健全校長和班主任工作激勵機制,根據考核結果合理確定校長績效工資水平,堅持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傾斜,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准課時工作量一半計算。

深化隨遷子女就學改革

進一步落實完善隨遷子女“五個百分之百”政策,強化流入地政府責任。適應戶籍制度改革要求,完善以居住証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簡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依法保障其免試免費接受公辦義務教育。利用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數據,落實“兩免一補”資金和生均公用經費基准定額資金隨學生流動可攜帶。實行混合編班和統一管理,隨遷子女在我市參加入學升學考試,與當地戶籍學生享有同等待遇。

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

落實家庭監護法定責任和相關單位臨時監護責任,杜絕無人監護現象。鼓勵父母取得居住証的適齡兒童隨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學,外出務工父母要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發揮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作用,督促外出務工家長履行監護責任。

(責編:張明婧(實習生)、金蕾欣)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