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建专业成长体系 宁波2.4万名班主任将拥有更多职业幸福感

时间:2018-11-02 03:3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建专业成长体系 宁波2.4万名班主任将拥有更多职业幸福感

  一位小学班主任在教孩子们怎样接饮用水。(池瑞辉蒋炜宁摄)

  每逢开学季,家长都盼着孩子能遇到一个好班主任。确实,无论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引领班级的整体氛围,一个好班主任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作用。而在现实中,如此重要的岗位却因种种原因遇冷,不少教师不愿当班主任,这种现象似乎在全国普遍存在。一线的班主任最需要什么,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班主任队伍,如何激励优秀教师争当班主任?宁波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事情杂压力大成职业痛点

  全市现有中小学专任教师5.6万名,其中班主任就有2.4万名,占四成多。

  “千根线万根线,最后穿针都到班主任那里。”一所小学的校长对班主任的作用打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班主任工作虽很重要,却没那么容易做。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的胡老师做班主任已有3年,回忆起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学初的那段时间,觉得自己更像一名保姆。开学当天,注册收费、信息导入、领书发书……直到晚上8时多,还在微信群上与家长聊第二天孩子上学的事宜。书本整理、上下课作息,甚至连喝水、上厕所等都得一一提醒,为的是尽快让这群孩子进入小学生的角色。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中学班主任更得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处理学生间的小纠纷、协调任课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当然,早晚自修管理、班级纪律、卫生和出勤情况,这些都不能落下。

  更多的老师反映,在信息化时代,班主任的工作时间被无限拉长,下课要在家长群里答疑、回复留言,哪怕下班在家也是如此。班主任至少一半精力花费在班级工作上,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科专业的发展。长此以往,总会有点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困惑。此外,班级学生管好了,家长学校皆大欢喜,出了问题第一个扛责任的就是班主任。高新区一所小学两名同学课间追逐,一名学生不小心摔倒受伤导致开颅手术,班主任在孩子住院期间天天慰问,到家帮孩子补课,直至孩子痊愈,悬着的心才放下。

  事杂量大,压力和风险大成了班主任工作的痛点。

  勇于在制度层面破冰

  如何给班主任减负,使他们职业有奔头,让更多老师乐当班主任?宁波以问题为导向,从制度层面破冰。

  今年5月,宁波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史上最优”政策,明确规定市级“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享受同级“名教师”“学科骨干”同等待遇,每年分别有3万元、8000元专项津贴补助。学校在奖励性绩效工资、职称(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的同时,完善班主任岗位月津贴制度,按教师职务(职称)结合担任班主任年限逐年增加,一改以往不管担任多少年班主任,津贴都是一个样的状况。

  这一政策被甬城教师们称为“史上最优”的激励机制。

  去年开始,市教育局开展的“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新秀班主任”评选,更是构建起班主任专业成长体系,打通了很多教师学科专业发展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职业“双通道”。

  去年起,我市表彰担任班主任岗位工作满30年教师,鼓励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两年来,全市表彰了483位班主任工作满30年的教师。

  此外,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共同构建了市、区县(市)、学校班主任荣誉系列评选体系。其中每两年评选市级“十佳百优”班主任110名。

  同时,全覆盖、分层次、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让各类班主任均能找到合适培训项目。最近,市教育局出台《宁波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主要依托的班主任实训基地,通过名班主任带徒活动使全市的班主任走上“抱团专业成长”之路。五年内,我市将建成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20个以上,培育出400位名优骨干班主任,引领全市班主任队伍整体发展。

建专业成长体系 宁波2.4万名班主任将拥有更多职业幸福感

  班主任带着孩子们在操场活动。 (池瑞辉蒋炜宁摄)

  各地(校)加码班主任“福利”

  好的制度可以变困境为转机。添福利、建专业成长体系,拥有更多职业幸福感,随着市级层面班主任新政推出,各区县(市)和学校纷纷跟进,给班主任发放多项实实在在的“福利”。其中,镇海、北仑等地在教师绩效外设立班主任专项资金,不少学校还设立班主任工作学年奖。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