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独家盘账TOP30民企基金会!腾讯、国强、河仁5年捐120亿…有人豪奖全省高考本科生,企业家母校最受益|2022民企慈善公益报告

时间:2023-03-24 19:3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民营企业家作为社会财富重要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受益者,也是慈善公益行为的主力军,中国过半企业捐赠来自民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民企正在公益层面积极践行ESG理念,战略性慈善渐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新财富系统梳理了30余家顶级民企公益基金会近年来的运营状况。数据表明,2021年,4家民企基金会净资产超过10亿元,13家基金会实际慈善开支突破1亿元,捐赠开支同比有显著上升。最近5年,腾讯公益基金会实际慈善支出53.6亿元,国强公益基金会(杨惠妍家族)支出38.9亿元,河仁慈善基金会(曹德旺家族)支出25.7亿元,位居民企基金会实际慈善开支前三甲,显示以制造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主力的基金会近年崛起。而新能源行业民企尚未形成大规模设立基金会的浪潮。

慈善公益基金的运行涉及募投管退四个环节,整体看,民企设立的基金会呈现鲜明的特征。在运行上,其注重引入商业实践。

在募资上,主要为非公开募集基金会,基金会主要捐赠收入来自企业子公司或实控人股东捐赠。

在投向上,结合自身特质赋能社会弱势群体,或是辅助攻坚基础科研,提升母校科研竞争力、提升故乡教育医疗水平,是企业家们最热衷的选择。大学教育基金会及企业所在地社区成为主要受益者。

在治理上,党建成基金会鲜明特征,9成以上民企基金会成立了党支部,基金会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超过半数为党员。多名顶级富人配偶或子女担任家族或企业基金会理事,并具有党员身份。

在对外上,民企在慈善公益方面的外部性明显,合作远大于竞争,多名顶级富人出任外部公募基金会理事,进一步担当社会责任;互联网公益平台则推动10亿计普通中国人参与到“人人公益”的社会浪潮中,有力推动了慈善文化的普及与下沉。

不过,据调查,国内民企基金会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超过6成被调查基金会的2021年捐赠开支与上年末净资产占比超过100%,公益开支极度依赖当年的募资收入,显示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其二,投资能力显著不足,基金会普遍缺乏系统化投资理念和框架,主要投向结构性存款、7天通知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投资收益率基本不到3%,金融机构或有较大的作为空间;其三,股权捐赠近年蔚然成风,但股权价值波动极大,按照最初捐赠市值规划长期开支,则可能面临超预算风险等;其四,缺乏有效指导和规划,多数基金会尚未形成“公益-品牌化”管理策略。

慈善是凝聚家族文化、打造家族声誉的重要一环。未来10-20年,创富浪潮从地产、互联网向新能源、硬科技赛道迁移,超过10万亿元财富将会传承与家族二代之手,高净值群体的两大变迁浪潮对于慈善公益的理念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中国蓬勃发展的私人银行业,如何系统服务好顶级富人的财富传承、家族治理、慈善公益等各方面需求,将成为行业分化中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内顶级私人银行亦致力于金融向善,通过“有温度的陪伴”,打造“一站式慈善平台”等,在实际解决高净值人群的慈善需求上,给出了许多创新实践案例。

本报告由新财富与平安银行(000001)私人银行联合发布

01

ESG理念风行,从企业到企业家的影响力投资

1.1?2011-2021年,中国GDP增长领跑全球

2011年,中国GDP为49万亿元,2021年,中国GDP达到114万亿元,10年时间增长130%。

同期,全球GDP增长22万亿美元,中国贡献了9万亿美元增量,成为全球经济增量的最大贡献者,在全球GDP中占比从10%提升至19%,同期美国占比仅提升3%(图1)。

独家盘账TOP30民企基金会!腾讯、国强、河仁5年捐120亿…有人豪奖全省高考本科生,企业家母校最受益|2022民企慈善公益报告

1.2?中国民营企业在“世界500强”中占据28席

在中国经济总量“坐二望一”的历史进程中,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并有“5678”四大成就——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中国顶尖民营企业也已步入全球舞台,有了争夺世界一流的实力。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规模的企业有88家;民营企业500强中,共有28家入围世界500强。而2012年,只有5家内地民企进入世界500强。

1.3?新财富500富人:财富从3000亿到16万亿,百亿富人高达465名

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物质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民营企业家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

在新的时代召唤下,他们开始更多思考财富的意义和归属,而慈善公益,作为合理运用财富的一大底层支柱方向,也成为高净值人群的一大新风尚。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