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湖南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3-01 02:2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湖南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办公室编            2023年2月22日

    

    编者按:近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擘画了教育数字化引领开辟教育崭新未来的新蓝图。湖南推进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建设以来,各地各校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这次,长沙市教育局以数字化提升综合素质评价水平的做法、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实施的教育数字化创新试点项目“C+R”实训方法得到了大会的关注和肯定。予以推介,供学习参考。希望各地各校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整省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教育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让教育数字化支撑驱动湖南教育强省建设。

长沙以教育数字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水平

近年来长沙市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着力破除评价指标细化难、数据采集难、多元评价难、结果应用难、材料失真等问题,智慧赋能破除五唯痼疾,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其主要做法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平行论坛上作了分享。

细化评价指标体系,搭建大数据收集模块。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要求,在全国率先构建立体多维的指标体系和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既解决具体评什么的问题,又为采集学生综合素质实证材料搭建数据框架。一是设置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形成可量化的育人模块。结合本地实际,完善了由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27项实证材料组成的评价指标,并由学校按照一校一案原则个性化设计了三级个性指标,形成可考察、可量化、可比较的指标体系。同步构建与个性指标相适应的校本课程,全市中小学校共开发艺术类、体育类、技能类、科技创新类、人文类、学科能力类等6大类别100余门校本课程二是设置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形成多样化的采集模块。设立思想品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心理健康等定性指标,学业水平、体质健康等定量指标,在人人通空间分别设计不同采集模块,全方位、全过程记录学生成长情况,汇聚成长大数据。三是设置等级评价+综合评语,形成可视化的数字画像。评价结果分为总体评价和综合评语,总体评价结果按照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呈现,并明确各维度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成长大数据建模提供依据;综合评语则对学生某一阶段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自动生成学期档案和毕业档案。档案突出立德树人,刻画特长和潜能,清晰呈现出学生成长轨迹、发展空间和努力方向,为每个学生形成可视化的数字画像。

人人通空间为纽带,汇聚过程性成长大数据。针对过程性数据采集难、真伪难辨、保存不便等问题,智能采集学生成长数据,实现综合素质评价高效多元、开放互动。一是智能汇聚已有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开发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和人人通空间,联通学籍管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在线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体质健康监测等13个系统,实现单点登录、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系统已有的学生基础信息、学业成绩、体质健康、重要荣誉等各类关键数据,自动汇聚到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建共享。二是智能采集过程性数据,确保真实可靠。以人人通空间为纽带,集成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评价、智慧治理、智慧服务等各项应用和资源平台,通过伴随式、跨系统、无感知的方式采集学生参与德育活动、体育运动、在线学习、社会实践等多场景的大数据。如学生到长沙市认定的公益场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长、次数、机构评价等数据可同步共享到人人通空间。高信度的过程性数据有力支撑了小初高一体化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三是智能遴选实证材料,形成个性档案人人通空间运用模板化开展写实记录,目前累计上传成长实证材料1.34亿份,统一存放全市政务云,保障数据安全和上传通畅。每学期结束后,学生通过快捷按钮将典型实证材料自动遴选到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智能形成个性化成长档案,既保证写实记录的有效性和规范化,又为区域分析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提供大数据支撑。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