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中教育 >

揭秘德國網軍:專門從事信息戰應對網絡安全威脅

时间:2023-02-14 10:2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標題:揭秘德國“網軍”

  據德國媒體近日報道,德國聯邦國防軍設立了一個專門從事信息戰的網絡空間作戰司令部,從而成為首個擁有“獨立”網絡戰司令部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德國此舉對於自身和北約的網絡空間軍事能力建設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德國建立與陸海空三軍平齊的獨立信息軍種已有堅實基礎

  據悉,德國聯邦國防軍此次成立的網絡空間作戰司令部全稱為“網絡與信息空間司令部”,地位與陸海空軍並列,堪稱專門的信息軍種。該司令部設在波恩,目前由260名信息技術專家組成,未來將擴展至1.35萬人。報道稱,該司令部將24小時不間斷運行,捍衛包括德國信息基礎設施、需計算機支持的武器系統等目標。預計到2021年將“完全做好應戰准備”。

  在此之前,德國已經在國家與軍隊兩個層面建立較為扎實的網絡空間安全力量基礎。在國家層面,德國早已建立了由聯邦總理府、外交部、國防部、經濟部、司法部、財政部、德國工業聯合會、德國工商大會,以及德國信息經濟、電信和新媒體協會代表參加的“網絡安全理事會”。理事會每年召開3次會議,共同商討德國面臨的網絡空間安全問題。

  2011年4月1日,德國政府建立了國家網絡空間防御中心。該中心由德國聯邦信息技術安全局負責,包括聯邦憲法保衛局、聯邦民眾保護與災害救助局、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聯邦警察、聯邦情報局,以及各州代表和聯邦國防軍均參與其中的工作。一旦發生網絡空間的攻擊,該中心可迅速評估形勢,並向各級部門提出應對措施建議。

  在軍隊方面,德國聯邦國防軍是較早開始建設建制網絡空間作戰力量的軍隊之一。其中,最典型的部門為戰略偵察指揮部和國防軍信息技術中心。戰略偵察指揮部由聯邦國防軍大學的信息專家組成,專門負責在聯邦憲法規定的任務框架內執行網絡空間作戰任務﹔國防軍信息技術中心則主要維護國防軍通信安全,確保指揮通信系統正常運轉,歸屬於聯邦國防軍信息技術局。

  此外,還有負責部隊IT系統的聯邦國防軍信息技術指揮部、負責為軍事行動提供地理信息支援保障的聯邦國防軍地理信息中心、負責部隊網絡�IT安全的聯邦國防軍網絡安全中心,以及負責計算機網絡行動的網絡軍事行動中心。

  這些專業機構與部門奠定了德國聯邦國防軍網絡空間作戰力量的基礎。同時,按照計劃下一步都將集中隸屬於此次新成立的網絡與信息空間司令部。

  應對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威脅是德國加強網絡空間軍事力量建設的主要原因

  德國此次設置專門的網絡與信息空間司令部,主要是為了適應當前的網絡安全環境。早在德國提出“工業4.0”之時,就已經認識到隨著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日益融合,網絡安全的挑戰越發嚴峻。網絡犯罪和網絡間諜越來越專業化,傳統的預防方式已不足以應對新情況。更重要的是,德國大約有五分之四的關鍵基礎設施掌握在私營企業手中,網絡安全面臨的威脅更加廣泛。

  2016年11月底,德國電信遭遇了一次大范圍的網絡故障。在總計約為2000萬台固定網絡用戶中,有大約90萬台路由器發生故障,並由此導致大面積網絡訪問受限。之后,德國電信確認了是由於路由設備界面暴露在互聯網上,導致在互聯網上發生了針對性攻擊。

  同時,德國軍方認為,在軍事領域的網絡攻擊已經成為部隊和情報部門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格魯吉亞危機和烏克蘭事件中已經顯露出網絡空間作戰的端倪。

  為此,德國政府和軍隊先后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文件指導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建設。2009年6月,德國內政部頒布了《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國家戰略》,提出了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的基本原理、應採取的行動、經驗教訓和相關風險。2011年2月23日,德國政府頒布了《德國網絡安全戰略》,重點關注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國家信息技術安全、公共行政部門信息技術安全、國家網絡空間響應中心等10個方面的重要問題。

  2016年版的《德國國防白皮書》則代表了軍方在網絡空間領域的態度與立場。該白皮書認為,德國國家的繁榮和公民的福祉主要依賴於全球信息和通信系統、供應鏈等方面的暢通無阻。根據目前的技術發展現狀,德國主要面臨包括盜竊和欺詐性使用個人數據、 開展工業間諜活動、破壞關鍵基礎設施,以及干擾或癱瘓政府和軍事通信系統在內的多種威脅。而且,實施網絡攻擊的手段並不僅限於國家行為體,恐怖組織、犯罪組織和網絡精英,均可以較小的付出造成嚴重的破壞。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