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陈春花:中国企业要打一场“质量革命”

时间:2019-11-01 18:3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

  新浪财经讯 “2018(第十六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20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出席并演讲。

  陈春花表示,当今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不是靠规模而是靠可持续性。这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企业的效率和企业的价值创造。第二,企业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包括对于行业进步的推动。第三,企业在社会当中能承担的责任。“

  中国企业最重要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打一场质量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质量,而是企业发展质量”,她认为质量革命有八个最重要特征:企业的成长性,员工能否持续成长,企业与环境的匹配能力,领导的价值观牵引,价值链和价值网络与企业的结合,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以及有效的治理结构。

  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春花:我们在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时候,需要找一条线路,这也是我自己研究的线路,我们怎么找它的价值进化?走到40年的今天,我们又怎么样能够看到接着下来的发展模式,应该从什么方向去走?也就像刚才宗总所说的那样,娃哈哈一直在持续的创造价值,并走在这条路上。我自己的研究会让我清楚的知道,我们过去的40年,有一个高速增长的模式,但是接着下来我们需要走到一个高质量增长,才可以找到价值进化的过程。

  我先帮大家稍微回顾一下,中国企业40年的价值进步。我们从1980年初开始,中国就决定了开始实行市场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在这个过程当中,开始诞生出来真正的企业家和企业群体。

  我常常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会想到,比如说,我们从一开始改革开放,就有了宝钢项目的第一次设立,就有了我们讲1980年看到的中外合资企业出现,我们可以看到,1981年就会有很多的企业开始走向真正的企业成长路径。到了1982年、1983年,特别到1984年,大量的中国企业呈现出来,这使得企业家群体开始不断的涌现。

  到了1999年的时候,我们开始真正出现了最想看到的那个情形,企业们开始满足社会的供应需求,甚至开始供大于求,到了2000年开始,有开启了产业化进程,产业化进程当中最重要做的是产业转型,到了2004年两个最大的标志性事件,联想收购了IBM的PC部分,TCL收购了法国的汤姆逊,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全球市场。

  到了2012年,互联网技术使得中国企业开始跟全球同行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从2012年之后,我们看到的一个最让人鼓舞的地方,中国企业开始以品牌出现在消费者内心当中,这些品牌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非常多的消费者认知到。

  我自己上个月在美国洛杉矶最特别的感受是可以使用支付宝,你可以在很多地方用支付宝,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出现在最终消费者的心目当中。我自己在看这40年的时候,也伴随着很多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我最深的感受在于,我们最重要的不在于讨论企业的大还是小,我们其实最重要的去讨论企业的可持续性。

  企业的可持续性当中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企业的效率和企业的价值创造。第二个层面,企业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包括对于行业进步的推动。第三个层面,企业在社会当中能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你在这个责任之下,你所做的价值创造是什么?

  所以我们在衡量企业的时候,实际上不是用规模去做的,而是用了一个我们称之为“可持续性”去做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要素构成,这是我90年代自己研究框架时候设立的标准,怎么样通过可持续的概念来做,经过40年之后,我觉得中国企业最重要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打一场质量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质量,而是我们今天需要的企业发展质量,我们能不能够做一个叫做企业的质量发展来推动和引领未来。因此,我想把我自己的想法借助于今天所谈的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年会,我们来看看,我们的质量革命当中要做的八个最重要的特征,怎么去理解它?

  第一个特征,成长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可持续性。我们在看一个企业成长性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是三样东西,第一样东西是顾客,你可不可以跟顾客一起去成长,我们今天其实很多企业并不是因为技术淘汰它,从我个人的理解当中,其实是因为顾客淘汰了它。第二个,你对行业的进步和行业自己的发展的贡献是多少?我自己的理解一直比较坚持,我不认为单一的企业能够发展,它必须放在一个行业当中,只有这个行业的持续成长,才会帮助这个企业的成长。

  第三个,你的员工,你的员工能不能够持续成长?只要我们在这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就会拥有成长性,也就是可持续性。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