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综合施策补齐中西部高等教育短板

时间:2019-10-08 02:0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央广网北京3月11日消息(记者管昕 张佳琪 河南台记者朱圣宇)如何补齐教育短板,充分发挥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重点关注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国家对中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议统筹考虑,综合施策,合理布局,补齐中西部高等教育短板,提升中西部高校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综合施策补齐中西部高等教育短板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接受央广记者专访(央广记者 管昕 摄)

  观点:发挥好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自身努力和政策支持缺一不可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教育和人才起了关键的作用。”宋纯鹏说,“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但由于历史、区位、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高等教育是个短板,如何把这个短板补齐,更好地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

  他举例说,河南作为经济大省,2018年GDP总量达到4.8万亿元,位居中西部省份之首。“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一批高水平大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2017年9月,河南两所高校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序列。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如何利用好这个机遇把大学建设好,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更好地发挥大学的支撑作用,也是宋纯鹏长期思考的问题。“对于‘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想把学校建设得更好,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要更好地利用政策空间,寻求资源支持,二者缺一不可。”宋纯鹏说,就河南大学来讲,在建设过程当中,首先自身要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另外,让政策很快落地生根,有效地显示出其支撑作用,也是学校发展过程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因素。

  现状:中西部高校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区域经济支撑能力不足

  统计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的18个省份拥有人口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3.6%;拥有地方所属普通高等学校1360所,占全国总数的51.8%。

  “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重大战略部署。高等教育是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迫切需要高校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创新引领和智力支持。”他表示,尽管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支持和领导下,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因为人口多、底子薄,历史欠账太多,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足。

  宋纯鹏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历次高水平大学调整布局中,一直呈现出“东强西弱”的非均衡发展局面,中西部高水平大学的数量偏少。以75所教育直属高校为例,中西部18个省份一共才22所,占29%,仍有13个中西部省份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布局中,国家向中西部倾斜,共有46所高校进入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占总数的33.6%,取得历史性突破,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国家以“部省合建”的模式重点支持13个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省份的14所高校,但是“一省一校”的布局意味着中西部高校获得中央财政投入远远低于东部省份。

  他认为,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校办学实力、高层次人才聚集软硬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部高校普遍存在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高层次人才规模偏小的问题,成为制约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2013—2017年,中西部高校“两院”院士入选人数只有36人,是全国入选总数的15.5%;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青年千人、优青四类高层次人才有1072人,只占全国入选总数的16.9%;8个省份高校无人入选“两院”院士,有7个省份高校入选六类人才总数在10人以下。

  宋纯鹏表示,除了高层次人才体量偏小之外,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偏少也是造成中西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能力不强的重要因素。以河南省为例,全省有130多所,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4位,招生数量和在校生规模都位居全国第3位。但是,在上千个国家重点学科中,河南只有8个;160多个分布在全国高校的国家(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河南高校只有2个;2017年,河南省招生研究生1.84万人,占当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数的2.28%,其中招生博士生648人,只占全国博士生招生总数的0.7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问题:河南对教育投入已使出“洪荒之力” 高等教育投入总体还不足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