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湘乡市:让教育点亮贫困的角落

时间:2019-06-27 05:0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湘乡市:让教育点亮贫困的角落  


 
 

湘乡市:让教育点亮贫困的角落

 

暑假期间,湘乡市教师对所有一对一帮扶的学生进行了上门走访。

 
 

湘乡市:让教育点亮贫困的角落

 

选调生李忠为湖山中学的同学进行励志演讲。

 
 

本报记者 姚瑶  通讯员 王青松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治贫必治愚”。各项精准扶贫措施当中最关乎未来的就是教育扶贫。要想拔掉“穷根”,就得下好教育扶贫一盘棋,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改变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的“就业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

近年来,在落实“发展教育脱贫”一系列战略中,湘乡市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尽量扩大教育扶贫的面,采取有效措施,朝着“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着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目标迈出了一串坚实的足迹。

资助帮扶两手抓

刚过完的这个暑假对湘乡市教育局扶贫办工作人员彭湘辉来说,是忙碌的。即将开学那段时间,扶贫办每天都有前来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最多的一天接待了60余人次,忙起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彭湘辉笑言。

在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教育扶贫办精心设计、制作的帮扶手册。为加快推进教育精准脱贫,湘乡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充分抓住暑假这个契机,对所有一对一帮扶的学生进行上门走访,并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营养状况等走访内容详实记录在《教育帮扶手册》上。

“这样的帮扶手册我们一共印制了6000本,发放到全市418所学校和幼儿园,帮扶教师人手一册全覆盖,以确保帮扶政策公开解读无疑问,帮扶情况逐一记载无遗漏。”彭湘辉说。

近年来,湘乡市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成立了教育扶贫工作小组,由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教育扶贫办公室主任,并增设了一名扶贫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了精准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数据库,多渠道筹集资金帮扶贫困生,杜绝因贫辍学现象发生。

截止至2018年6月30日,湘乡市发放建档立卡学生就学资助共计870万元,补贴对象5514人。同时,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向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金额达12.92万元;向普通中小学建档立卡学生免费发放教辅材料,金额达45.28万元。真正做到了教育扶贫资金精准帮扶到位,不落掉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

“送教上门”亦送温暖

为了让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也享受到教育的权利,湘乡市教育局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按照“一人一案”要求,安排未入学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通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切实提高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2018年3月26日,东郊中心小学罗文英、王英、王峰老师在东郊乡金星村主任胡铁良的带领下,为该村脑瘫儿童刘骏(化名)进行送教上门活动。小骏今年11岁,目前生活不能自理,由妈妈专门照顾,父亲靠做一点零散的活维持家里的生计。送教老师为小骏送去书本、牛奶、玩具等,并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教育。

“像小骏这样需要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在湘乡市共有39名,虽然授课时间不长,每周一节课,每堂课30分钟,教授的知识也非常简单,但孩子们能感受到老师们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成长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彭湘辉说。

励志演讲提振信心

今年6月以来,湘乡市教育局在组织部的支持下组织选调生们积极加入到扶贫队伍中,以结对帮扶为抓手,为教育扶贫提供智力支持和有力保障。

6月29日,顶着炎炎夏日,选调生李忠、李江峰、顾兴晨,为湖山中学一百多名学生送去了热情洋溢的励志演讲。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李忠分享了自己求学的经历和人生感悟,鼓励同学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顾兴晨,以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营造了一种轻松、平等的氛围,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让他们明白:虽然我们大多数都是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但只要通过努力,一定会实现完美逆袭。自卑、怯懦逐渐从学生眼中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以及追求梦想的勇气。

“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整个扶贫工程的‘造血’系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举,认真建造好这个‘造血’系统,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以及民众的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湘乡市教育局党委一定会联合各单位部门,不断研究解决和教育脱贫有关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教育脱贫工作,保证教育精准扶贫目标如期有效地完成。”采访结束时,湘乡市教育局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用教育点亮贫困角落,湘乡人在行动。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