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9 12:14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原标题:为什么要上讲台?怎么讲受欢迎?
重要发现:
●超九成公众认为领导干部上讲台“有必要”。在对与“领导干部上讲台”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群体——领导干部、高校师生、专家学者的深度采访中,98.1%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不少干部反映,去学校授课比对干部授课更感责任重、压力大,存在“不愿讲”“不敢讲”“不会讲”的情况。对于讲什么、怎么讲还存有困惑,担心学生不爱听,担心言多必失,担心被误解、被炒作。
●高校师生普遍欢迎领导干部上讲台,比起常规思想政治课,更爱听领导干部授课,对此有很高期待。对于讲课效果,不少学生反映官话较多,互动较少,还有提升空间。
●对于授课主体,智囊型干部、一线基层干部、学者型干部最受欢迎。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6年10月21日至2017年2月7日
调查方法:通过互联网发布+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公众推出调查问卷,并对领导干部、高校师生和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广泛集纳各方看法及建议
样本情况:收回有效问卷13457份,586位领导干部、1432位高校师生、115位专家学者接受访谈
新时期领导干部上讲台,是党中央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践的重要渠道。自从2015年7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各地都有一些关于领导干部到高校讲学的具体规定和落实行动。但从实践情况来看,也存在诸如形式主义、政治性太强以及渠道单一等问题。
为了青年人才全面发展的“百年大计”,应从更高的发展战略视角重新认识“领导干部上讲台”,并建立相应制度,确保“领导干部上讲台”的实效性、常态化落到实处。为深入了解“领导干部上讲台”的现状与发展,人民论坛成立课题组,开展调查,深入访谈,认真研究。
超九成公众认为领导干部上讲台“有必要”,党员干部、高校师生、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此举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对于如何看待“领导干部上讲台”这项举措,受访者认为“很有必要”的占比75.1%,选择“有必要”占比为16.4%,认为“可有可无”和“没有必要”的占比分别为7.3%和1.2%。这表明,91.5%的受访者积极支持这项政策。而在与“领导干部上讲台”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群体——领导干部、高校师生、专家学者的深度采访中,98.1%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1.领导干部对政策积极拥护,对于到学校授课感到责任重、压力大。
在调研采访中,绝大多数党政干部表示,领导干部上讲台是一种政治与学术、理论与实践、年长者与年轻人的沟通,有助于增进年轻群体对我们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对于这项政策的实施是完全赞同和拥护的。不少上过讲台的干部反映,总结起来有两点直观感受:一是责任重大。对学生授课更加注重引导,对干部授课更加注重指导;对大学生要引导他们去关注什么、思考什么、以后要干些什么,对党政干部讲课则主要是指导他们必须关注什么、思考什么、干些什么、如何去干。二是“压力山大”。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交流、探讨,侧重的是“双向互动”;而给干部上课,更多的是“领导讲、干部听”的“单向指导”。到高校讲课,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锻炼,也是对领导干部才能的一次综合检验。
2.高校师生普遍欢迎领导干部上讲台,比起常规思想政治课,更爱听领导干部授课。
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师生对于领导干部上讲台普遍表示欢迎,对他们来说,党政部门具有一定的神秘感,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认为,比起常规的思想政治课,这些领导干部社会经验丰富,视野视角开阔,理解和认识事物更全面、更深刻;能够将实践融入到理论中,高屋建瓴地讲解和剖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更容易明白、理解;结合实际授课,内容比较接地气、观点比较新颖,针对性较强。
3.专家、干部、师生一致认为“领导干部上讲台”具有多重意义,能有效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