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没有止境不等于没有边界。这种学术研究上的边界既包括学术规范方面的,也有学术伦理层面的。
如何理解“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在20世纪90年代曾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相关研讨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
从学者讨论的内容来看,主要针对的是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引证体例,对伪造(fabrication)、弄虚作假(falsification)、抄袭剽窃(plagiarism)等行为的认定等与文风、学风有关的话题。
特别是由其中有关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问题,引申出了建设“学术诚信”的议题,进而又有人采用了“学术道德”的称谓,与“学术规范”交替使用。
正是在这些研讨的基础上,教育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6)等政策文件。
(来源:视觉中国)
什么是“学术伦理”?
学术伦理则是和学术规范(或前述意义上的学术道德)不同的范畴。
它不是用以管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而是对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本身所产生的外部性的影响进行伦理考量、伦理评估的标准和机制。
举例来说,2017年爆出的107篇论文撤稿事件就涉及学术规范问题,更确切地说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而更早一些时候发生的“黄金大米”事件涉及的则主要是被测试对象的知情权问题,属于学术伦理范畴。当然,学术伦理的范围还不只限于此。
2017年5月,“月宫一号”实验系统再次启动,此次名为“月宫365”的实验将持续一年,其间将有8名志愿者分两组进入密闭实验舱“月宫一号”。
第一组4名志愿者于2017年5月入舱,60天后,第二组4名志愿者与之换班,2018年1月26日,第二组志愿者结束200天的舱内生活与第一组再次换班,并由后者完成最后的105天的实验。
据介绍,实验期间,志愿者既是实验操作者,也是实验对象。其需要通过系统制造再生氧气、水和食物以支撑自己的生存需要并如实记录自己的血压、心率、体温、体重等基本生理数据,以及饮食起居等生活工作情况。
“月宫一号”内的“生态系统”(来源:搜狐旅游)
该实验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包括:
实验系统的安全保障如何,长期生活在这样密闭的环境中,是否会对被测试人员(志愿者)的身心产生不利的、不可逆的后果?
为了如实记录实验进程与结果而采取的措施(如实时监控录像、生理数据采集)是否会侵犯被测试人员(志愿者)的隐私——测度女性被测试人员的体温的测度会反馈其生理周期的变化。
又如,实验的一个附带目标是打破密闭实验的时长纪录,但实验期间,若某被测试人员(志愿者)家庭突发变故,是否该如实告知并允许其终止实验出舱?
二组志愿者代表、“月宫一号”舰长刘光辉在换班仪式现场连线 李济辰/摄影
类似的涉及“学术伦理”的例子还有:
一位研究人员在热带雨林采集鸟类标本时,意外发现并捕获了一只人们原本以为数十年前即已灭绝了的鸟类。他应当仅仅拍照进而将其放归自然,还是把它制成标本,带回自己供职的大学作为藏品?
利用计算机技术,让诸如医科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进行一些本该在真实情境下进行的实验研究,以减少对试验对象的倚赖,但却同时可能降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该这样做吗?
主持某个研究项目的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资助该项目的公司的股东,他是否应该在发表相关研究成果时对此事加以披露?研究完成后,资助方希望能将研究成果推迟半年乃至三年时间再发表,以保护成果对该公司的经济价值,这样做合适吗?
在签署了保密协议的情况下,如果研究人员发现资助方提供的用于临床试验的药物存在严重的副作用,是应该保持沉默?退出项目?还是将其公之于众?
科学家以研究名义杀死这种罕见鸟雀,引起争议。(图片来源: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务网正方系统:htt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务网正方系统:http://jwweb.scujcc.cn/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是2005年由四川大学申...(195)人阅读时间:2023-04-27成都锦城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s:
成都锦城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s://jwweb.scujcc.edu.cn...(165)人阅读时间:2023-04-27郑州大专院校有哪些,2022郑州大专院校最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河南省的特大城市,同时还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水平强。相...(187)人阅读时间:2023-04-27全国最好的军医大学有哪些?2023最新军医
军医一般是指军队中担任卫生医疗的人员,除了需要受到系统的医学知识的培训外,还需要与...(146)人阅读时间:2023-04-27黑龙江大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一览(软科
临近高考,很多小伙伴对于各省市有哪些大学,以及各省市高校的排名情况非常关心。小编今...(167)人阅读时间: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