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教育
中国早教领域的“超级市场化”应该立刻踩刹车了!

 

  国内不断涌现的虐童现象,整体上反映了老龄化、少子化的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但是作为独立智库,从当下来看,安邦(ANBOUND)的建议是:首先,中国早期教育领域的“超级市场化”应该立刻刹车。其次,我们应该考虑设立独立保护儿童的部门,对儿童进行特别保护。对于违法违规企业和参与者,更要施以重罚以及提供巨额赔偿,这样才能解决眼下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愈演愈烈的虐童现象。

  在携程虐童事件过去没多久,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丑闻也浮出水面,当我们拨开网络上真真假假的迷雾之后,落脚于事件本身,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携程还是红黄蓝,虐童的行为在中国更应该被当作是一个社会问题去深入的研究,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红黄蓝是成立于1998年的早期教育机构,属于国内比较早的涉足幼儿教育的企业,发展到今天,旗下还拥有“亲子园”“竹兜早教”等相关品牌。该公司于今年在美国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独立上市的学前教育企业。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次的虐童事件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美国时间11月24日红黄蓝盘前跌幅一度接近49%,甚至跌破了18.5美元的发行价。

  在携程事件发酵的时候,安邦智库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过这个问题,指出虐童事件的背后是老龄化与少子化的现实,在当时就明确警告,携程虐童只是冰山一角,普遍存在于现在幼儿教育当中。然而从这次的红黄蓝事件来看,政府除了应该从人口政策层面来看虐童事件,还应该从教育产业化的角度来具体的分析,这次的事件已经在多个方面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中国早期教育“超市场化”

  在安邦(ANBOUND)看来,说国内早期教育产业化是不确切的,应该描述为“超级市场化”。当下的中国早期教育说起来是教育事业,但完全按照企业化的方式在运营。社会基金进入该领域的现象比比皆是。

  以红黄蓝为例,在IPO之前就进行过三轮融资,涉及数十家的企业和机构。毫无疑问,这种运营模式的直接结果必然会让早教组织成为一个疯狂逐利的机构,为了让资本满意,这个机构也会不断加速品牌扩张,争夺生源。

  根据安邦(ANBOUND)的了解,近两年,各路资本纷纷转投早教行业,转型的房地产商,做建材生意的,无奇不有,这些企业尽管没有任何教育从业经验,但只要通过加盟模式就可以毫无障碍地投资早教“生意”。曾经就有某建材商花了100万元的费用开办红黄蓝加盟幼儿园,据该商人回忆,按红黄蓝加盟幼儿园平均25%到30%的利润率计算,用不了3年,就可以回本。类似于这样的资本进入早教领域,还能有多少的心思放在教书育人方面,诸位可想而知。

  国内教育领域的管理是失控的

  与此同时,国内教育领域的管理是失控的,不仅政府与法律的干预严重滞后,而且也明显处于失灵的状态在我们看来,教育与医疗领域一样,都属于特殊领域。即使按市场化的方式来发展,也应该进行特别的监管。

  但目前从国内不时爆出的虐童事件来看,这个行业显然是严重缺乏监管的。实际上这次的虐童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从2014年开始,红黄蓝就连续三年因为程度不等的虐童事件被诉诸法律三十多次,但都收效甚微,甚至企业规模还不断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这群人的气焰。

  随着二胎放开,我们要做好多方面准备

  安邦(ANBOUND)还认为,政府的教育服务供给,尤其在早期教育方面也存在问题,早期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但仍然属于教育的范畴。随着国企的撤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早教公共服务和当下的需求相比显得力有未逮。随着二胎放开,政府必须考虑与之相匹配的早教及基础教育服务扩容问题,如果社会资本进入不可避免,那么就需要制订好规范、加强管理。

  不少幼儿园开始做人才储备提前“抢”幼师

  值的一提的是,如今幼教人才培养也严重不足,在巨大的人才缺口的情况下,每年国内幼教毕业生都会惹来各幼儿园或幼稚园的热抢。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每年有100多名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仅去年就有200多家的幼园“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