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大学教育
俞敏洪谈留学热点

 

各位新东方的网友们大家好,我是俞敏洪,首先在这祝大家新年快乐!

岁月如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少年走向青年,再走向成年,每一个人都在期待着自己的成长。我们所说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生长,尽管我们身体要保持健康。一个人不断地长大,不断地变老,这是一个自然的不可逆转的过程,关键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间,我们自己的一生应该要有什么样的交待,应该要得到什么样的人生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要不要选择出国留学?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出国留学的问题是中国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避开的话题之一。跟我们那个年代相比,当时除了参加中国的大学考试外几乎没有任何别的选择,那么现在这个时代毫无疑问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我们面对最多的选择就是孩子是留在国内读书,还是到国外去留学的问题。站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个问题从我这个角度来说,答案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认为在国内读书和国外读书并没有本质上的重大的差别。但是如果两者必须选择一个的话,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我依然是鼓励家庭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大学。

当然,我的前提条件是孩子们在国内已经对中国已经比较了解的前提之下。所以我通常有一条线,这条线就是至少让你的孩子在中国的学校和中国文化中学习到初中毕业,那么这个时候你的孩子就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语言、中国的人情世故已经比较了解了。

为什么要对中国比较了解,因为未来的世界是中国和西方齐头并进带动这个世界发展,所以如果对中国文化语言缺失,只懂西方文化,那这将是一个弊端;如果只懂中国语言文化,不懂西方文化又是一个弊端。

所以我认为未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毫无疑问对中西方语言和中西方文化的了解是孩子的一个必备技能,而这种技能带来的是未来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能替代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意的工作,以及在两种文化中间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世界上最好的各种中西方的资源来使自己成长的一种能力!

所以,当孩子们对中国文化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以后,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的话,根据经济状况在高中阶段、大学阶段或者研究生阶段把孩子们送到国外去,或者我们自己选择到国外去留学,那将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只有到了西方社会,尤其是英语国家的社会,因为我们大部分学的是英语,去留学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西方的文化,并且设身处地运用我们所学到的语言,才能让我们的语言才能到进一步提升和提高。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去过、在过和听说过,这件事有着本质的不一样。

出国留学怎么选学校?

那么从第二个阶段来说,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孩子们能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或者说是最即时的一种知识体系。讲到这儿我们就要说,当然中国很多大学的专业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比如说北大清华,但是毕竟是它很多的专业都是在中文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而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性的语言依然是英文语言。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孩子到国外去上大学,直接用英文进行他最感兴趣的主题和专业的研究,对他来说是有益处的。

这里面就涉及选择大学的问题。由于现在中国的孩子出国比较多,所以我们选择大学的时候也就有了一种倾向。这个倾向就是只要孩子能出国,上什么大学都行。但是我认为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学生和父母依然应该尽可能从两个角度来判断。

第一个角度就是大学整体的排名。大学整体排名越好的大学,原则上学习氛围越浓厚,知识功底浓厚,大学的整个环境越好,对我们来说,综合所学到的东西越强。这个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指你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指你在大学中浸染以后本人的知识眼界和视野的改变。

第二个选择标准就是专业的选择标准,也就是除了大学排名以外,如果你的孩子对某个专业很感兴趣的时候,那么这个专业下大学的排名也就变得尤其重要,因为专业排名越靠前的大学,所拥有的在这个专业中世界上最优秀的老师就越多,那么孩子所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大家都知道,学习跟随老师,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底线,孩子自己的努力是孩子成长的高度。那这句话怎么理解?就是一个老师的水平高,孩子到最后的底线就会很高,也就是孩子的基础水平就很高。在这个之上自己努力往上走的高度也就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