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6 06:07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第二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之星”候选人,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各15名学生入选。即日起,公众可通过“河南省教育厅”“豫教新闻”等微信公众平台给候选人点赞、助力。
第二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之星”遴选活动面向全省各高校全日制研究生、本科、专科在校学生(包括2023年应届毕业生)进行评选。遴选活动启动以来,全省各高校积极响应,广泛动员,经省教育厅材料复审、专家评审等环节,确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创新之星”候选人各15名进入网络点赞环节。
第二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之星”遴选活动以“点燃青春梦想,成就科创未来”为主题,点赞时间为:8月21日10点—8月27日10点;点赞平台为:“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平台和“豫教新闻”微信公众平台。活动期间每人每天可对本科组和专科组各10名候选人点赞。在评选规则方面,省教育厅将结合网络点赞和专家评审结果,最终评选出第二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之星”获奖者,并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奖励、新闻报道宣传。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决策部署,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选树新时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标杆典型,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推广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省教育厅于2023年6月启动第二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之星”遴选活动。
附点赞链接:https://2023cxzx.haedu.cn/haeducxzx
第二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之星”候选人简介
一、本科组:
刘洋,男,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
把青春力量融入科技振兴实践中。大学期间加入高端轴承可靠性与智能运维课题组,面对高铁轴承可靠性低、不可控等工程难题,在老师指导下攻破技术难关,开发了高铁轴箱轴承健康状态监测与寿命预测一体化系统,为高铁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曾任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第八党支部副书记、团总支书记、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轴承192班班长。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13项,申请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0项。目前已被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孙宜飞,男,中共预备党员,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20级本科生
大一通过导师制进入课题组,参与了导师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夏玉米的抗旱调控研究,从玉米植株中鉴定到抗旱代谢物质L-精氨酸并进行提取,通过多次试验验证了外源施入玉米中提取的L-精氨酸的抗旱调控作用,叶面喷施后可使受旱玉米增产12%以上,也可用于其他受旱作物。连续2年作为国家重点“三下乡”实践团成员,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创新中筑就成才根基,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论文1篇(IF=7.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报荷兰发明专利、国内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河南省特等奖等院校级以上荣誉14项。
以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为契机,与团队在竞赛中崭露头角,先后荣获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22 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等多项嘉奖。2023年5月,作为负责人,报送的自然科学作品入围了第十六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获得校院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10余项荣誉称号。导师培养其成才的案例也入选了河南省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典型案例。
冯长龙,男,共青团员,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