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7-18 02:20 阅读次数: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圆满结束之际,西北政法大学于7月16日立即召开了“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学术论坛,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30余所著名院校的权威专家学者一起,共商网络治理现代化路向,共推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回应时代的关切,为网络强国建设贡献一份智慧。
为立网络之“良法”贡献“西法大”力量
“大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7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鲜明地提出了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了“十个坚持”的重要原则,科学回答了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党对网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是新时代新征程引领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行动指南。
建设网络强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离不开法治手段的保障。作为一所法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直面时代议题,召开此次“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学术论坛,为中国互联网“良法善治”的建设贡献一份“西法大”力量。
此次论坛也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学术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作为一所具有“法新结合”特色的新闻传播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专业传承自我党在延安时期创立的“陕北公学”,一直以来始终秉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延袭何微先生的新闻精神,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养扎实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论坛开幕式上,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孙国华在欢迎致辞中表示,“研究网络空间治理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他指出,自2003年西北政法大学成立新闻传播学院起,学院依托法学学科优势资源,全面推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国家需求、锚定学科前沿,在人才培养、学识研究、政策咨询等方面持续发力。此次“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学术论坛,既是学校新闻传播学科总结发展经验、规划未来蓝图的总结会议,也是为“网络强国”建设集思广益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学术研讨盛会。
以党和国家的要求、时代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学校的立身之本与学术之魂,这正是从陕北公学、老延大、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等时期一路走来的西北政法大学始终的坚守,更是具有“法新结合”特色的西法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坚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一级教授孙宪忠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适逢建院20周年,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有更多的机遇不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方面的研究。”
为寻网络之“善治”集结学者声音
互联网的诞生深刻地革新了人类社会。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也一定会革新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回答的是中国之问,要研究的是中国之事,要建立的是中国之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自主的知识来自于自主的实践。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在全世界范围属于走在前列的实践水平。网络治理既立时代潮头,网络研究也应发思想先声。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成为亿万网民的重要的精神家园,新的挑战与困难此起彼伏,治理网络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在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探究‘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这一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国际性的议题,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任务。”
曲虽高,和者仍众。此次论坛吸引了国内网络治理相关领域的多名重量级嘉宾和学者的关注,线上线下的讨论观点频现,精彩纷呈。
一部分学者从较为宏观的“治理”入手,探讨互联网法治化与现代化道路上亟待关切和解决的诸多“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