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

时间:2023-04-26 19:1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重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

2005年7月17日,这座城市教育界发生了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

经教育部批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原两校比邻而居,同处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一侧,同根同源,最早发轫于1906年创立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

从二十世纪初叶到二十一世纪初叶,而今迈步从头越,两棵姊妹树,并蒂莲开出时代新花。

1

图片

       “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创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18日,这也是西南大学后来确定的校庆纪念日,连同校花“玉兰”,校树“樟树”,在2015年写入了教育部审定的《西南大学章程》。而把校庆日、校花、校树,写进大学章程,这在全国高校里也颇为罕见。

那,川东师范学堂最早的遗址在哪里呢?

城市变迁,踪迹难觅。史料载,川东师范创办于当年的重庆学政使试士院,即今天的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附近,首任学堂监督(校长)为铜梁人杨霖。

1906年,学校首次招收一年制简易师范科23名学生,1907年开办完全五年制师范科及附属小学。至辛亥革命前,共有毕业生230余人。

1914年,学校更名为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由川东道所辖36县官费支持办学。

图片

辛亥革命前后,重庆老照片(网络资料)

辛亥革命后,由于四川战乱频仍,川东师范学堂常被军队占驻,学校不得不多次往返迁徙。1916年租住观音梁船帮公所及附近民房,当年秋迁回原址,1917年秋迁住巴县文庙。

2

1919年5月24日,川东师范学校学生发起,联合重庆联中、巴县中学等,成立“川东学生救国团”,发表宣言,响应北京五四运动,这是近年考证出的重庆参与“五四运动”的唯一史料。而川东师范也曾被党史专家、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川东师范学校毕业生李新誉为“重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闻天、杨闇公、萧楚女、恽代英等都曾在川东师范做过短期教员,传播革命真理,所以,后来川东师范走出12位革命烈士,包括红三军政委万涛烈士、天津市委书记张朝宜烈士等等,不得不说,早期革命火种的传播,让学校的红色基因格外强大。

图片

校史资料《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3

1920年,学校再次迁回原址,变买旧址,拟建新校。1930年春租住曾家岩巴县农中校旧址及龙泉观作临时校舍,1930年末迁至石马岗,即今两路口的文化宫。

川东师范一度因战乱濒临绝境。刘湘主政重庆,曾决定将该校停办,指派刚接任川东道尹的甘绩镛到校办理结束事宜时,遭到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强烈反对。热心教育事业的甘绩镛审度形势,召开维持会,讨论学校存废问题。会议决定学校继续办理,并改组维持会为校董会,道尹为会长。校董会一致推举甘绩镛为校长,川东师范得以保留。

图片

校史馆塑像 甘绩镛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