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在线课程平台推动在线教育十年发展的研究与展望

时间:2023-03-02 11:0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摘 要]慕课在我国已发展十年,积极推进了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课程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是在线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在智慧教育的新生态中,新技术赋能的在线课程平台的迭代升级将为构建新型教育服务模式、推动管理创新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慕课;在线课程平台;智慧高教平台;智慧教育

伴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快速发展。慕课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引发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深刻变化,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段深度融入教学,掀起了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的浪潮。与此同时,在线课程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也始终相伴而行,支撑幕课的学习、应用、推广,提供信息时代教育服务模式,推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

我国慕课的兴起与发展脉络

我国慕课的兴起既有赖于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是我国在线课程发展史的必然结果。我国高等教育在线课程的发展始于2003年,历经了国家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等四个主要阶段,时近二十年,从弱到强,从“重建轻用”到“建以致用”,体现着政策领航与创新牵引,遵循着教育规律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清晰地呈现出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的互动互促关系。

2003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阶段。精品课程的建设以教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五一流”为核心原则,截至2010年,全国共建设3910门国家精品课程。

2011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进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阶段。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视频公开课与资源共享课,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采取网络传播的开放形式,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这时期全国累计上线992门视频公开课、288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可以看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已经兼具了“在线”和“开放”的特征,为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诞生作了前期探索。2012年,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水平大学先行先试,陆续在国际知名慕课平台开设慕课,掀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界一场“悄然的革命”,开启了我国慕课的发端,称为“中国慕课元年”。2015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和课程平台建设,提出了“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成为我国慕课建设的总指导。

2019年4月教育部召开中国慕课大会。会议关于《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慕课》的报告和《中国慕课行动宣言》的发布,推动我国慕课发展进入新阶段。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把“线上一流课程”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推荐类型之一,列入“双万计划”,并提出“构建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类别更加全面的国家级精品慕课体系”,明确了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线课程平台的发展与运行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针,2012年以学堂在线、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网为首批的在线课程平台陆续开发运营。经过十年的发展,全国建成综合类和专业类高等教育公共在线课程平台30余个,并于2020年在教育部倡导和支持下推出“爱课程”“学堂在线”两个在线教学国际平台,进一步推进了慕课与在线教学的“建、用、学、管”和中国慕课的“出海”。截至2022年11月,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19万门,注册用户4.02亿,学习人数达9.79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3.52亿人次,中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慕课发展十年中,平台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大载体和渠道。其中,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始终走在平台建设发展的前列,积累了一万三千余门慕课,探索了平台推动高校在线教学的模式和经验,已成为迄今我国规模最大、服务高校最广泛、课程数量最多、注册学习人数最多的在线课程平台,是我国十年慕课发展、在线课程运营的有力见证和典型代表。

1.以内容质量为核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课程体系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