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制止家暴可算见义勇为,河北细化家庭暴力预防处置措施

发布于:2022-12-27 14:28    阅读次数:

11月29日,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河北省反家庭暴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六章47条,进一步明确了反家庭暴力工作中各方的职责,细化了家庭暴力预防、处置、受害人救助等相关措施及法律责任,将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条例》的修订实施,为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切实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周英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着力立新废旧展现亮点特色

2004年,河北制定出台了《河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成为全国首部专门针对家庭暴力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建设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凸显,河北省反家庭暴力工作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为使河北反家庭暴力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规定相衔接,有效解决推进反家暴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机制障碍,并将河北在反家庭暴力机制建设和司法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果法治化,进一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对《河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进行了修订。

周英介绍说,《条例》立新废旧,立法理念更加体现上位法的立法精神,立法内容更加展现河北的亮点和特色,立法形式更强调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条例》修订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持问题导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维护法治统一性、严肃性、权威性,立足实际破解河北反家暴工作中的问题,构建起具有河北特色的反家暴立法体系。”周英说。

明确部门职责突出预防为主

家庭暴力不是“私事”是“公事”。《条例》明确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职责,建立健全反家暴工作体系,为反家暴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细化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暴工作的职责。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和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反家暴工作职责,《条例》明确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开展反家庭暴力的警示教育活动,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部门应当督促、指导学校、幼儿园履行反家庭暴力职责。此外,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抵制家庭暴力,符合见义勇为确认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和保障。

《条例》在内容上体现出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治理理念。其中,规定了部门预防、社会预防、单位预防、基层预防等针对性预防措施;将反家庭暴力融入各单位各部门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实现“八个纳入”,即:纳入各级人民政府普法规划,纳入基层社区治理和网格化管理体系,纳入民政部门婚姻教育辅导内容,纳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范围,纳入学校、幼儿园教育内容,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纳入用人单位员工行为管理规范,纳入公安、民政等部门业务培训内容和统计工作。

细化处置措施给予重点保护

为有效保护遭受家庭暴力的人群,《条例》体现了受害人为核心的原则,在不同环节阐明家庭暴力受害人的相应权利,包括投诉、反映、求助、报案等权利及告诫书、强制报告、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临时庇护等措施,规定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投诉和求助后所应当采取的措施,力争早发现、早干预、早报告。

《条例》细化了公安机关对家庭暴力处置的工作流程,规定了公安机关接警处置、调查取证、危险评估、告知权利、协助就医、协助庇护救助等事项。明确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警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按照规定调查取证;必要时可以对家庭暴力进行危险评估,告知受害人的权利;应当对家庭暴力警情单列统计,统一录入标准,规范录入工作。

在相关处置措施方面,《条例》规定针对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家庭暴力行为,明确六种适用告诫书的情形及出具时限;提出完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细化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具体措施,明确了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职责。

相关教程

陕西省实施《残疾人教育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

《幼儿园管理条例》

​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如何

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如何修

四川坠楼女教师父亲:若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

2018军队文职面试热点素材

唐山家长速看!《学校安

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如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