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衡山县白果四中老师拉帮结派

时间:2022-12-01 16:1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黄冈中学辉煌不再 三大原因致超级牛校跌下神坛
       
    湖北黄冈中学曾被誉为高中教育“神话”,高升学率、高获奖率给这座位于鄂东大别山区的城市带来无尽的荣耀。上世纪90年代,黄冈中学老校区150亩的校园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无数人前来取经。
    
衡量一所高中的实力,可参考的评判标准通常包括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投入、重点大学升学率等。不过,有的人更青睐一些比较“俗”的标准,比如每年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是否能培养出高考状元。正因如此,当曾被誉为高中教育“神话”的黄冈中学1999年后再未出过省状元、2007年以后再没拿过国际奥赛奖牌,一些媒体开始高呼:荣耀了近30年的黄冈中学,已经跌下神坛。

这些分析当然都���一定道理,也是黄冈中学在教育改革浪潮中难以回避的转型阵痛。但不容忽视的是,黄冈中学出现没落迹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与武汉、襄阳等地的名校之间的竞争是不对等的。一个地方的教育实力与经济实力息息相关,黄冈中学终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所非省城中学,它难以抵抗武汉等大城市对优质生源、优质师资的“虹吸效应”。每年都有数百名尖子生被其他名校以优厚条件“抢”走,黄冈中学的“高考成绩单”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光鲜。

其实当前的教育格局正面临的严重危机。黄冈中学是中国数量庞大的非省城中学的代表,也被很多学校当作从高考制度中突围的学习对象。试想,如果连黄冈中学这样有几十年深厚积淀的“超级牛校”,都只能无可奈何地变成教育资源分配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其他普通中学的处境想必更艰难。

另一个现实是,黄冈中学有一半以��的学生家庭贫困,他们过去只需要勤学苦读就有可能实现命运的“逆袭”。但在如今,这种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概率越来越小,贫寒子弟已经越来越难以挤进“尖子生”序列。近些年,北大清华等名校农村生源学生占比越来越低,贫困学生的上升通道越来越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黄冈中学这样的贫困地区高中竞争力越来越弱。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