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10-31 10:26 阅读次数:
线上编程教育进校园,解决了学校师资不足难题,对教育机构和学校来说是个双赢的选择。 新华社发
半岛记者 刘雪莲
今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规范线上培训相关政策,给线上培训带来新规;正当业界对线上教育各种怀疑时,到9月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又联手出台扶持线上教育政策,给出利好。业内人士认为,不到三个月时间,政策从“寒冬”到“暖春”,左手规范、右手扶持,终将使线上教育市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
政策>>>
从近600节到60课时
课程包大幅缩水
儿子在VIPKID上了近一年课的于女士,前段时间频繁接到VIPKID老师发来的信息,建议她尽快给孩子续课。因为根据教育部的政策,机构10月份的课程就要调整,到时价格可就没那么优惠。
记者在VIPKID的官方平台上,看到了此次产品调整的声明。声明指出:VIPKID将在10月,对在售的VIPKID MC主修课产品政策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课程包规格最大不超过60课时,且课程价格也会进行相应调整。此次产品调整后,孩子每天上课学习的结束时间也不会晚于21:00。
这一政策调整,与VIPKID之前的政策差别极大。就以课程包的设置来讲,现有课程包分3单元、6单元、12单元、24单元和36单元等选择。36单元的课程包,即使不加各种赠课,总课时数也达到576节,课程价格将近6万元。
VIPKID的这一政策调整,源于2019年7月12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要求在平台显著位置公布收费标准、不得收取超过60课时或3个月的费用、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新政还规定已开展校外线上培训的机构应当于2019年10月31日前提交相关材料备案,VIPKID的这一政策调整时间正与之契合。
仅是新政中不得收取超过60课时或3个月费用这一条,就足以让众多靠预收费模式生存和发展的线上机构,大呼线上教育寒冬已到。
线上教育遇“寒冬”
这已不是第一次
线上教育新规出台,虽然让不少业内人士感觉前途未卜,但对于线上教育资深人士来说,却早已习惯,因为线上教育的“寒冬”时不时就来一次。
2012年,美国在线教育井喷。受其影响,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元年兴始,大量资本涌入在线教育,众多在线教育平台烧钱免费拉流量。
然而,没有很好营利模式的烧钱行为并不具有可持续性。2014年,国内就开始了一拨在线教育公司的倒闭潮,在线教育进入一段长时期的冷静期。
当在线教育再一次火爆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却令其又陷入一轮非议中。2017年8月,网上爆出小猿搜题APP涉黄一事,之后,小猿搜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声称涉黄一事为竞争对手作业帮策划,而作业帮竭力否认,一时陷入“罗生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8年10月,又一批学习APP涉黄涉游戏事件被曝光。如一款名为“互动作业”的APP中内置游戏中心,内含86款游戏,即点即玩,还可购买各种游戏礼包。而“互动作业”微信公号中的内容更是存在大量不雅、性暗示内容。
线上教育各种负面信息曝光后,随之而来的是一轮又一轮的规范管理,直到今年7月份,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文件,规范力度空前。
不到三个月
利好消息又出台
正当各种观望、怀疑的声音不绝时,2019年9月30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给出在线教育的各种利好。
《意见》肯定了“在线教育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指出要构建扶持在线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扶持政策主要有五条:一是完善在线教育准入制度,建立规范化准入体系。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建设教育专网,到2022年实现所有学校接入快速稳定的互联网。三是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指导各地完善政府购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制度。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在线教育特点的金融产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支持在线教育发展。五是完善在线教育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这个意见内容不多,但说到的都是要害。”一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购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支持多种渠道融资、保护知识产权,这些都是关系到在线教育命脉的事情。政策的利好很快转化成“真金白银”。10月8日,VIPKID发表声明,确认获腾讯领投E轮融资,这一轮传说良久的融资终于在国家利好政策出台后“靴子落地”。
现状>>>
线上“加餐”
成绩提升更信赖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