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一文读懂!这场全党开展的教育活动,有何深意?

发布于:2019-10-17 23:10    阅读次数:

  原标题:一文读懂!这场全党开展的教育活动,有何深意?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艳玲在《人民论坛》刊文指出,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层意蕴,需要我们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未来逻辑四重逻辑的互动交织中进行深度考量。一起学习!

  

一文读懂!这场全党开展的教育活动,有何深意?

  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源头活水”来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通过《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等重要文献,马克思、恩格斯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世界观、纲领、组织原则等多个维度为我们揭示了共产党的性质和本质属性,塑造了共产党人的饱满形象。特别是在被誉为“共产党人的乡愁”“共产党人的精神故乡”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由此,“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一重要论断作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基座,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同以往任何运动的根本区别,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性质和宗旨,强调了作为无产阶级先进代表的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阶级立场、革命属性和价值旨归。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初心”不改不仅是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也来自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挖掘人类历史发展中蕴藏的规律性,特别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结论,勾勒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图景,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的坚定。由于2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的实际进程与马克思、恩格斯预设的未来社会的逻辑进程不同,共产主义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明的,“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立足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推进我们的事业”,这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在奋斗中、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这一规律的科学认知和能动驾驭。

  

一文读懂!这场全党开展的教育活动,有何深意?

  历史逻辑

  历史经验和实践智慧的昭示

  “欲事立,须是心立。”对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怀之敬之、守之行之。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力量强大还是弱小,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己的初心都矢志不渝,对于自己的使命皆义无反顾。中国共产党98年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史。我们追溯历史、反思过往,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实践智慧,从而避免“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结局,避免曾经史册上赫赫有名的在场者沦为默默无闻的退场者。

  85年前,无数红军战士以血肉之躯开启了一次坚定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铸就了一艘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号”巨轮。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未曾熄灭,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长征路,也为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提供着精神给养。

  新时代的长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走过的长征路相比,虽然如今的历史环境、主要任务、总体实力、目标诉求等方面已大有不同,但三者均是颇具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深扎理想之根、筑牢信仰之魂、疏浚动力之源,坚守初心和使命。

相关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