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中国涉外教育之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出国留学人才的摇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民办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广东省民办高校中的佼佼者——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涉外学院”)再获殊荣,在中国教育协会2017年度“中国教育总评榜”评选活动中,被授予“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荣誉称号。

“中国教育总评榜”是由中国教育协会发起的教育行业综合性大奖,是对我国教育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改革事例、创新思维与实践活动的年度总结。根据《中国教育总评榜评选办法》,评委会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现代教育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特色教育建设等方面,推选出2017年度“中国教育总评榜”的各个奖项。涉外学院荣膺此称号,实至名归。

中国涉外教育之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出国留学人才的摇篮

而在此之前,该校获得了“广东省高等教育(民办)院校竞争力十强”、“最具特色民办教育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示范高校”、“广东省社会组织五A级单位”、“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同时,在广州日报发布的“2017全国民办高职高专院校排行榜TOP100”榜单中,共有8所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入榜,该校排行第五。

这些“闪光点”的背后,记录着哪些动人故事?日前记者专程到该校采访。

一介书生成就教育梦想

涉外学院前身是广州维城科技专修学院,1999年,在中国民办高校刚刚兴起的时候,教师出身的创始人康正虽然当时在商海如鱼得水,但心中教书育人的教育梦想始终未曾熄灭。他带领团队全身投入到民办教育的浪潮中,一步一个脚印,艰辛创业,几经波折,最终梦想成真。2004年3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广州维城科技专修学院正式命名为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省属全日制财经类民办普通高职院校。

中国涉外教育之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出国留学人才的摇篮

康正董事长在北极点展示校旗,感慨:世界有尽头,涉外精神无止境

涉外学院饱含教育情怀,不畏艰难,不折不挠,从小到大,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体量学校成长为规模近万学生的富有“三外两高”特色的财经高校,即培养具有外语、外经、外贸专门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广东民办高校中赫赫有名的标杆品牌。学校现设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财金学院、商务学院、外贸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公共事业学院、华文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10个二级学院,中职部、2个中心和1个创业园,开设44个专业,为满足广大学子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硬件的齐全和完善让涉外学院有了飞跃的发展,而其软件的成就更令业界同行津津乐道。涉外学院建立之初就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通过引进、培养、聘请,初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专兼职结合、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80人,其中:高级职称147人,省民办优秀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6人,专业带头人44人,骨干教师240人,外教10人,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63人,占15.83%;双师素质教师204人。该校结合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持续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兼职教师队伍。让学子们在优秀导师的指导下,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该校历届的毕业生人才辈出,受到广大机关单位、事企业单位的认可和赞赏,获得社会的高度评价。

“一带一路”教育的曙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涉外学院精准定位,把培养“涉外型人才”为己任,以培养“涉外型”高技能人才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补充了国家因师资资源不足的兼顾不周,又让众多有志从事涉外工作的学子有了在专科层面的深造学习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阶段目标甚至创业梦想。

涉外学院注重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为凸显“涉外”办学特色,在国际税收、西方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国际金融、国际商务、酒店管理等多个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并组织教师前往新加坡、香港公开大学学习交流双语教学经验和技巧。学校以“海外短期游学”、“交流生项目”、“海外暑假课程”、“海外留学”等项目,打通了学生乃至学校走向世界的道路。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成功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交流项目。

中国涉外教育之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出国留学人才的摇篮

康正董事长在葡萄牙波尔图大学与学生合影,鼓励学生来学校华文学院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