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1 12:51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与孩子有效沟通,做智慧家长,这是很多家长梦寐以求的亲子沟通最佳结果。近日,济南燕山中学组织开展了新学期第一期主题家长沙龙,学校特邀北京四中余新超老师同家长们共同探讨“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让家长们颇受震动的是他举的一个例子,永远不要让孩子和第一名相比。记者 杨芳
应对中高考改革 孩子要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余新超老师首先从中高考改革谈起,从全国各省份中高考人数对比来看,山东人数最多,因此学生的升学压力也最大。“为了应对改革,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规划,找到自己的优点。”到了初高中,语文将尤为重要:得阅读者得天下。他给大家展示了北京的中考语文卷子:“中国传统节日、名著、时事政治等,都列入了语文考试题目。”
在阅读方面,他推荐了不少人物传记。建议孩子们不动嘴不看书,读书要“读”出来;不动笔不看书,好的字句要画出来;同时建议每天读书至少15-20分钟。
物理、化学虽然改成了等级评级制,也并不是说明不重要了;相反,高考几乎绝大多数的专业,要求物理或者物理和化学都是必考的。而在2018各高校提出的科目要求专业中,有物理要求的占81%,化学要求的占64%,生物占32%,历史地理分别占15%和13%……
家长给孩子“找定位” 永远不要和第一名相比
家长面对孩子,除了学习成绩,最担心的还有他们的“手机不离手”,有的还有早恋问题。很多家长都认为“一部手机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但也有一些家长对此持有不同看法,“现在不让他看,将来孩子离开父母身边,照样会沉迷啊,不如科学地引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但现实是,真正自律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只拿手机用于学习的孩子也是凤毛麟角。余新超老师还是建议家长们能对孩子使用手机进行有效地监控。
很多家长给孩子“找定位”,都拿班里第一名说事儿。但是余新超老师说,“永远不要让孩子与第一名相比”。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班里的第一名,在英语考试的时候迟到了,他停下自行车、戴着耳机冲向教室的时候,听力都结束了,可是人家做题照样是全对。与第一名比,会给孩子无尽的压力,让孩子树立伸手就“够得着”的目标,一点点进步更现实。
活动结束后,该校初一四班的一位张姓家长告诉记者,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永远不要拿孩子和班里的第一名相比。“我一直觉得如果考不了班级前几名,根本不可能上好一点的高中,平时也老是对标班里的好学生,看来我也是过于焦虑了。”
高效课堂最重要 做一个“会听课”的学生
很多家长关心孩子上课能否使出“蛮荒之力”,这决定他们的听课质量以及后续作业能否高质量地完成。余新超老师说,一定要告诉孩子:上课要集中精力听讲。“世上成功,只属于有心人:会听课。”
家长应引导孩子重点记住以下四条:“老师要讲什么?”“老师这样讲的根据是什么?”“老师为什么这样讲?”“老师这样讲的目的、意图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会听”“会学”的学生。
到了初中,各种课堂测试、小考也会比小学阶段增多。余新超老师建议,孩子们应学会对每次考试进行失分分析,看看到底是记忆失分,还是计算失分,还是理解失分,还是规范失分、审题失分、能力失分?
余新超老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授课风格,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部分受访家长们表示,这种融分析讲解、典型案例深度剖析、生活场景再现以及现场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沙龙学习,非常富有实效。
除此之外,每周二和周五晚上,燕山中学还安排网络学习课程,比如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培养优秀孩子的秘诀、如何建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良好习惯、如何培训养孩子的责任心等,也让家长们受益匪浅。
“家校紧密携手,我们共同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校长陆锋说。据悉,燕山中学智慧家长课堂自2016年9月开办至今,创造性地采用了线上网络培训、线下学习沙龙相结合的常态化授课方式,满足了不同家长的不同学习需求,大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