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1 09:50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生意宝05月17日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于2016年和2017年先后两次对一万多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东、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校对一线教师、教育研究者、学校管理者等不同群体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是广大师生的迫切需要。
2017年5月,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对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复赛的选手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569份。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对财经素养及财经素养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解,近九成同学赞同“财经素养教育是一种基于财经知识、理财技能、财富管理和人生信念等基础修养的生活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也有少数同学认为,财经素养教育是金融教育、财商教育、消费者教育。接受问卷调查者普遍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逾五成同学认为应该从初中开始开展财经素养教育,还有近25%的同学认为应该从小学甚至更早开始接受财经素养教育。与此同时,在北京、广州、南京、成都、南宁等地的调研显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者也都高度认可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学校已经通过开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财经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普遍很高。
对症下药,尽快弥补财经素养教育短板
从调研结果看,在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符合广大学生的需求。然而,在我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对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与学生的需求显示还不匹配。
第一,我国越来越重视财经素养教育,但尚缺乏专门的财经素养教育政策,而且现有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尚不明确。2015年和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2017年也发布了《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建议将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些都为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提供了依据。但是,迄今为止,国家层面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财经素养教育的政策,而且上述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也不清楚。
第二,学校作为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主力,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对参加全国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的425名决赛选手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青少年财经素养意识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家庭的影响,这些参加问卷调查的中学生,认为对自身财经意识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人主要来自家庭。只有近3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重视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财经素养。可见,学校在培养青少年财经素养方面的作用还发挥得远远不够。
第三,财经素养教育实践力量分散,水平参差不齐,质量缺少保障。目前一些中小学及幼儿园,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探索,但是总体看,我国各地的财经素养教育还处于发展不平衡、碎片化、浅层化的状态,缺乏连续性、连贯性和系统性。而且,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标准和评估工具,财经素养教育效果也难以衡量。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其他机构推动财经素养教育的积极性非常高。例如,重庆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自2015年起已经连续三年开展全国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2017年参赛学生人数已接近10万人,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维萨中国”(Visa)、“美国芝麻街工作室”等机构也在积极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研究,推进财经素养教育实践。此外,还有一些商业机构以不同形式竞相走入校园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其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亟须规范和引导。
政策引导,加快推进财经素养教育实践
财经素养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财经素养教育,培养出具有基本的财经知识和能力,具有财富道德与信仰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公民,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打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更是具有战略性的、基础性的意义。因此,有必要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重视财经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