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09-24 01:10 阅读次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今年扩招100万人。两会落幕,高职院校具体如何进行扩招?这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江苏省是我国高职院校数量最多的省份,共90所。这样一个“高职”大省,江苏省接下来将如何应对高职扩招?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对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进行了专访。
高职扩招100万
经济转型激发的巨大社会需求
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等。
葛道凯将其概括为5“大”2“高”。其中,5“大”即大扩招、大投入、大改革、大发展、大覆盖;2“高”一是指提高办学质量,二是指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补助标准,同时又设立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这是国家首次提出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以往在中等以下教育阶段只设助学金,这次设立奖学金的重点是鼓励成绩优异的中职学生。”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职业教育的部分可以说是“浓墨重彩”,“用了很大一段话都在讲职业教育如何发展,这是以往所没有的,这说明国家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这其中的战略价值,在葛道凯看来,一是把教育放在了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位置,“可不是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才发展职业教育,哪怕是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也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二是把职业教育与就业直接关联,说明国家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待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高就业率能够缓解社会上的就业压力,关系着社会稳定。
更重要的是,高职扩招100万,是整个经济转型激发出来的潜在的巨大社会需求——国家需要更多的技能人才。葛道凯认为,“让更多青年拥有一技之长”,这才是高职扩招100万的核心。
“经济周期和教育周期之间其实是相互关联的。一些发达国家在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就是每次经济危机的到来,一方面会淘汰很多产业以及很多劳动力;另一方面在经济危机过后,复兴的经济不再是经济危机前的经济,而是升级的经济,是新技术、新产业作支撑的经济,这时候就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技能人才。”
而此次国家高职扩招100万,可以说是以教育对经济进行“逆周期调节”,“经济形势不太乐观时,让就业有困难的群体有事做,到学校学习技术技能,实现技术技能的积累。一旦经济形势转好,在经济转型升级后,也就是急需新型技能人才的时候,这些人可以迅速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不然你到那时再培养,就会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葛道凯说。
高职扩招100万
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高职要扩招100万,在葛道凯看来,直接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生源在哪里?学生怎么招进来?二是把学生放到哪儿去?三是把学生招进来后,他们学什么,原来的教学内容适不适合他们?四是教师怎么教,原来的教法行不行得通?五是对这些学生怎么进行管理?
“解决这些微观层面的问题并不简单,但必须要去面对。”葛道凯说,这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头等大事,需要“摆到首要位置去调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中观层面去认真考虑,中观层面包括学校管理者、相关行政部门等要思考职业教育是什么、职业教育为什么?”葛道凯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需要重新回答这些问题,“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专业怎么设置?教学活动如何组织?职业教育和产业的关系怎么处理?还要重新思考职业教育与培训之间的关系”。
中观层面要回答好这些问题,葛道凯认为,必须要有宏观层面的思考,也就是要从国家的全局层面来思考,来破题。
在葛道凯看来,此次高职扩招100万,不仅意味着职业教育,也意味着整个专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其中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