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整治“掐尖儿”招考 要动真格?某些地方小升初校外培训违规招考

发布于:2019-08-19 13:39    阅读次数:

招考越来越隐蔽,培训班老师临时电话通知,还有投简历、开放日等方式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今年,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再次重申,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但在严查之下,一些学校依然暗自通过各种方式“掐尖儿”招生。

  在广东广州市经历了近几年小升初的家长,大都知道“MK”这个带有暗号性质的拼音字母组合。“MK”即“密考”的谐音,另外还有“ZA”(执信奥班)、“YS”(育才实验)、“YLQ”(预录取)、“QY”(签约)……家长们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加入学生家长群、教辅机构群及“MK”群,通过这一套“密码”打探“密考”信息。

  与往年不一样,今年民办学校的“密考”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投简历、学校开放日几分钟“见面”等形式。

  记者在招生最紧张的时候来到一所初中,因为教育部门不允许学校收取学生简历材料,该校就不设简历材料收取处,而是在现场放置若干大废纸篓,由保安指引家长们将“废弃”的学生简历材料等扔到废纸篓,等活动结束、校门紧闭后,部分家长就陆续接到社会教辅机构的电话。

  记者调查了解到,尽管查处小升初违规招考的力度加大,但考试组织得越来越隐蔽,屡禁不止。

  在某地,刚刚小学毕业的琳琳今年上半年参加了近10场由培训机构组织的小升初考试,除一些民办学校外,也不乏几所公办学校的“火箭班”考试,其中绝大多数考试地点都在位置偏僻的临时考场。

  记者来到琳琳参加奥数补习、并组织她参加考试的一家培训机构,向工作人员咨询参加补习可否参加小升初考试选拔。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每年情况有变化,不一定每所学校的招考都能参加”,旁边的工作人员立即警觉地掏出手机打了几个字,向这名工作人员耳语道:“他是这个意思。”这名工作人员立即改了说法:“我们从来不替学校组织小升初考试,只进行普通的课外培训。”

  “别说他们不和你说,我们家长都问不出来!” 琳琳的妈妈赵女士告诉记者,每次考试,都是接到培训班老师的电话,通知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一场很重要的考试,“但究竟是哪个学校的考试都不告诉我们。”

  一位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说:“今年教育局查得严,往年每个学校至少组织2到3场考试,但今年基本每个学校只考了一次。查得我们今年连办公地点都搬了,到现在都不敢挂牌子……”

相关教程

合肥市育英中学成立

郑州四中迎宾校区迎接义

上海市教委公布《2023年本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

权威发布!2023年上海市义

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巩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

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象

新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

义务教育民办校,你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