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8 10:13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瞭望智库丨中国一声令下,自由女神像要被垃圾“埋”了!
2017年7月,中国的一纸禁令让很多国家心头一紧——
从2018年1月1日起,中国拒绝进口4大类共24种洋垃圾,分别是来自生活的废塑料(8种)、未经分拣的废纸(1种)、废纺织品原料(11种)和钒渣(4种)。
禁令实施半年多过去了,那些原本依靠中国处理垃圾的国家怎么样了呢?
中国的洋垃圾禁令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
文 | 谢芳 马钰轩(瞭望智库实习生)
1
抱怨的美国,无奈的英国
中国拒绝进口“洋垃圾”对很多国家的影响堪称“惨痛”。
小编来举几个例子:
根据美国废弃金属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仅2016年一年,美国就向中国出口了高达143万吨的塑料废品和1320万吨的纸质废品,总价值56亿美元。
而在禁令实施后的今年1月,这个数字已经梦幻般地降低到了0.5万吨和1.1万吨。如果这样对比不够直观,可以看看2017年1月同期的数据,分别是7.5万吨的塑料垃圾和20.8万吨的纸制品。
那么,巨量的高污染垃圾现在身处何方?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在环保领域的领头羊——俄勒冈州,有600多吨垃圾被堆在停车场上无处可去,自2017年10月以来,当地更是被迫将800吨废品填埋。
当地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士表示,“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他们每月要从居民那里接收665吨垃圾,可如今这些垃圾无处可去。
国际回收机构负责人巴夏称,只要两三个月不被运往中国,美国某个地方就将堆满100万吨废纸。
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报道,马萨诸塞州的部分资源回收工厂垃圾堆积如山,处理费用大增,回收业和市政单位的废弃物处理作业大乱。过去能靠资源回收赚钱的城镇,如今被迫支付每吨高达70美元(约合人民币463元)的价钱,将废料运往美国自己的掩埋地或焚化厂。
当然,对于目前仍可正规进口的硬纸板、废金属等垃圾,中国也大幅提高了进口标准,要求不可回收物在可回收物中的占比低于0.5%。这一标准基本上等同于全部拒收,因为0.5%的要求超过了美国大多数废品处理商能够达到的技术水准。
这些处理商们不得不放慢过滤资源杂质的分类速度,从而进一步拖慢了垃圾处理效率,成本也跟着大幅上涨。
一直以来,美国盛行单流回收,这让民众愈来愈不注重垃圾分类,废纸、塑胶、金属等等全混在一起,最终大量含污染物,甚至高污染的所谓“资源”,都被“漫不经心”的美国垃圾分类从业者卖到海外。
如今,这种情况下,美国市政单位被迫出手了!
美国市政当局认为,公民们要为垃圾处理付更多的钱。按照某地方政府回收业顾问伯德的话来讲,“生产者必须付出代价,才能确保垃圾以有效和环保的方式处理。”
具体来看,居民资源回收原本每吨付费3美元(约合人民币20元),现在则涨到70美元。马萨诸塞州布伦特里镇(Braintree)的资源回收成本上涨了逾10倍,当地官员担心,若费用继续攀升,地方政府极有可能被迫中止教育或大众运输等其他公共服务。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垃圾进口国,中国的禁令自然让美国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但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英国作为另一个垃圾出口大国,从2014到2016年,每年都要出口80万吨塑料废料,其中大约50万吨运往了中国内地和香港。
在中国禁令发出后,英国的回收协会表示很无奈。
“目前,英国没有能力处理大部分的废料。”
“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依赖中国处理我们的废料,55%的纸和25%的塑料(都由中国处理)。”
“我们在英国根本就没有这个市场。这意味着我们的行业将发生重大改变。”
根据英国塑料回收机构调查,目前,英国国内正在上演严重的塑胶废料堆积,不得不将更多的垃圾焚化和堆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