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 地区动态 通辽市多措并举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近年来,通辽市多措并举发展特殊教育,建立起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为主体、各类教育并举、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特殊教育体系。2018年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1%。

在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特殊教育发展。2017年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政办字〔2017〕239号),通过一系列政策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和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机制,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提升残疾人服务质量,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加大社会帮扶力度,促进残疾人实现全面发展。

在特殊教育学生经费保障方面,加大特殊教育资金保障力度。通辽市自2017年起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人均预算提高到每年每生6000元标准。同时加大残疾学生助学力度,扩大残疾学生补助范围、增加补助项目、提高补助水平。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增强特殊教育教学质量。通辽市政府设立了每年200万元的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基本建设和设施设备的配备、教师培养培训、教学研究、随班就读巡回指导、送教上门等。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全面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在特殊教育教学服务方面,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安置。通辽市各旗县市区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对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三种方式进行招生入学,并全部注册学籍,实现了“全覆盖,零拒绝”。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实行“一人一案”教育。推进残疾人义务教育发展,切实保障农村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在特殊教育教学发展方面,尊重差异多元发展。按照特殊教育特点和规律办事,尊重残疾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针对性,促进残疾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独立生活、自食其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