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创生小学教育新样态

 

为什么要创生小学教育新样态?

因为过往教育内容与方式培养出来的人难以决胜未来。

山东省滕州市北关小学以“生活化写作”为突破口,将其定位为“记录生活,发现生活,引领生活,升华生活,品味生长,觉悟生命”,不仅重新定义了校长角色,而且重新定义了教师成长;不仅重新定义了家校合育,而且触摸到学校发展的灵魂。

不做“保姆型”校长

作为北关小学校长,杨颖上任伊始就给自己明确定位:不做生产队长型、学校保姆型校长,而是“为教师、为学生留下点东西的校长”。2016年底,他异常低调地选择了一个学校变革的突破口:既不是课堂也不是课程,既不是管理也不是文化,而是“生活化写作”。

为什么不是“生活化作文”?因为词的改变意味着灵魂的变化,仅仅一字之差,追求的却是对习作的重新定位:“生活化写作的核心是记录生活,进而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生活化写作追求三爱、三会、三敬,‘三爱’是爱阅读、爱思考、爱实践;‘三会’是会观察、会记录、会合作;‘三敬’是敬他人、敬环境、敬规则。”

为引领、推动全校师生记录真人实事,诉说真心实话,表达真实情感,杨颖于2017年初注册了“生活化写作1+1”博客,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化写作,每天凌晨4时左右起床,不仅自己写作,而且要阅读教师日志,撰写评论。

自此,他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外面的应酬几乎没有了,单位和家庭成了他的两点一线;观察思考、记录心得、浏览日志、回复评论。

虽然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3-5个小时,但杨颖依然从容,因为副校长、主任都能出色工作。杨颖主持每周一次的校长办公会、干部例会,参加教师例会,主持两周一次的集体大教研,这是他对团队进行思想引领的主要阵地。

校长的写作和点评激发了教师,教师的写作和敬业感动了校长。他们的写作演变成实实在在的网络教研。

一年写了100万字,面对个人的成果,杨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甚至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春夏秋冬弹指间,百万文字敲键盘。独在小楼成一统,偷得浮生半日闲。”注册教育博客一周年之际,杨颖写给自己的这首小诗,折射了他的精神面相。

杨颖是一位地道的书生校长,他将自己的“自省铭”悬挂在办公桌对面的墙壁上:“每天读书、写作、思考、实践……当小学生,做真教育。”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反求诸己。

作为生活化写作教研组组长,六年级语文教师陈庆安用一首小诗表达同事对校长杨颖的感佩之情:

要我用怎样的速度奔跑

才能追随你的脚步

坚守梦想

是你对岁月的承诺

你用“疯子”的情怀

守望生命成长

随着校长与教师关系的改变,学校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树状结构的科层式管理逐渐弱化,扁平化的学习型组织逐渐建立起来。

“良师部落”的成长奇迹

为促进教师自学习、自教育,杨颖在学校倡议成立了一个喜欢读书写作、有发展意愿的教师自组织——“良师部落”,并不定期地组织专题研讨活动。目前,已有61名教师主动加入了良师部落。“我的课改与改课”“我心中的好老师”“生命的意义”等主题研讨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考生命意义,站到人生幸福高度看教育,站到社会发展高度看人生,站到育人高度看管理和教学。

基于生活化写作,“读、写、做”三位一体成为良师部落共同的专业生活方式,其核心是内外兼修、精神成长。正如陈庆安所说:“当聊天以学术研讨形式出现时,手机和网络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这为教师成长注入了血液和灵魂。”

“陈老师,您好!我是杨朔妈妈,三年前杨朔曾立过一个誓言:‘三年后,我一定要穿着一中的校服去母校见我敬爱的陈庆安老师!’孩子马上要中考了,我能明显察觉到他的不安,昨晚又熬到11点多,我想让他早休息会儿,可他不听。这孩子始终把您看得特重,所以我希望您能方便时与他做个沟通。”这是一位孩子已经从小学毕业三年的家长向陈庆安的求助微信,从中能够看出学生对恩师的尊崇。

教师吕红英在众多家长心中是一位“别样的英雄”。去年3月,吕红英把生活化写作带进课堂,带领孩子们观察、记录、思考、写作,“从细节入手,勇敢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特色”。她利用休息时间,批改、整理学生的作品,发到微信圈,常常加班到凌晨,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再分享到班级群里……她带着孩子们写作,几乎隔天一篇,“累并快乐着”!

“我心里有多爱孩子,我就有多大程度的幸福。”吕红英说。

一年来,良师部落发表博文1168篇,接近260万字,这不仅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而且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指数,激发了工作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