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学生营养餐流行“4+1”模式

 

为了提高营养餐的口感和形式,近日,北京学生营养餐协会举办首届北京学生营养餐食谱制作及技能大赛,30余家学生营养餐送餐企业大厨首次同台“打擂”。各位大厨们使出浑身解数,亮出各自的拿手菜,秀厨艺、展技能。一时间,学生营养餐话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备受家长们的关注。北京市中小学营养餐的现状如何?营养餐的“营养值”够吗?对此,现代教育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和调查。

■核心报道

学生营养餐

将向社会征集新食谱

青红椒、蒜粒、土豆丝……简单的食材在学生营养餐大厨的手里却能变换出几十种不同口味的土豆丝。近日,首届北京学生营养餐食谱制作及技能大赛举行,30余家营养餐送餐企业大厨同台“打擂”。圆滚滚的小刺猬馒头、色彩可人的南瓜饼、长得如同小蘑菇的豆沙包、色香味俱全的宫保鸡丁、四喜丸子……各种美食让评委们频频点头称赞。

北京学生营养餐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清霞介绍说,为了提高营养餐口味,各家送餐公司都在努力改进食谱,如今学生营养餐是菜品种类已经有千余种,光是土豆丝就有数十种做法。据介绍,此次大赛是该行业16年来首次举办厨师“面对面”切磋取经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营养餐的口感和形式。

为此,北京学生营养餐协会从43个会员单位中抽取经验丰富的营养师组建营养师团队,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发育阶段、不同的价位体系设计食谱。经过协会营养专家组专家论证后形成营养餐食谱库,供各营养餐公司选用。今后还将向社会征集食谱,丰富“食谱库”。

学生营养餐口味变“洋气”

目前,在营养餐中吃到意大利面、比萨饼等西餐,对于北京市中小学生而言,这已经不是稀奇事,因为“中餐西做、西餐中化”的理念早已渗透至学生营养餐中。

从今年9月新学年伊始,学生营养餐协会启动了一系列改革。北京学生营养餐协会牵头开发出千余种学生营养餐餐谱,其中“中餐西做、西餐中化”的餐品就有近百种。学生能直接感受到的是,不用天天吃大米、鸡肉、白菜等中餐,时不时也可以换换口味,吃到意大利面、汉堡包等西餐。

另外,营养餐预警系统和原材料集中采购也同时启用。

王清霞副会长说,“中餐西做、西餐中化”的理念落实在学生营养餐中很有必要。长期以来,学生营养餐被一些人贴上了“不好吃”的标签;因为“不好吃”,有的孩子倒掉了午餐,这一现象令人痛心。午餐吃不好,不仅会影响孩子们下午的学习效果,更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因此,协会成立后着力在口感和形式上进行改进,在满足营养的前提下提高口感,减少剩饭率。她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参与学生营养餐食谱的研发和制定,尤其欢迎家长向协会推荐食谱。

王清霞副会长说,北京市学生营养餐协会旨在推进学生营养餐的相关工作,而实施“中餐西做、西餐中化”的理念,也是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家长声音

家长点赞学校的“放心餐”

聊起孩子的营养餐话题,东城区的学生家长李女士非常开心,因为“对孩子每天吃什么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不仅了解孩子每天的午餐吃什么,李女士也知道孩子每顿饭的营养情况。她说,孩子所在的学校每周都会在学校网站首页公布一周之内的“学生营养午餐食谱、主要营养素分析表”。“营养餐很丰富,孩子挺喜欢,作为家长,我们也感到挺放心的。”

谭女士的女儿就读于朝阳区一所小学,孩子平时在校的午餐都是一荤一素一汤,素菜有西红柿、土豆、白菜等,荤菜有鱼香肉丝、红烧鸡腿、宫保鸡丁、小炒肉等,都是些普通的家常菜,但是谭女士表示“挺好的”。每次孩子晚上放学回来,她都会问孩子“吃的什么?”“吃的好吗?”孩子的肯定回答更是让她“一百个放心”。

前段时间,学校向家长们征集对营养餐的意见、建议,给每个家长都发了一张征求意见的表格。但交上去的时候,谭女士的表格基本还是空白的,“因为我也没有太多意见,我感觉学校营养餐现在做得挺好的。”

“毕竟学校的饭菜还是‘大锅饭’,必然是众口难调,家长就希望饭菜的口味更好一些。”谭女士说,这些家长还会给孩子准备一些水果之类的,谭女士偶尔也会这样做。“我觉得学校里的饭菜挺不错的,其实只要孩子能吃饱,食品保证卫生、安全就可以了。”

■新闻内存

向家长讨建议 创新菜式和口味

据了解,目前,北京中小学生在校用餐人数为70万左右,其中直接通过学生营养餐送餐公司选餐的学生人数每日多达25万左右。这就意味着,有许多学生在吃的营养餐是送餐公司供应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