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9 21:19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2018年,国内外学前教育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奕阳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学前教育公共政策观察》杂志对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进行了梳理,与大家共同探讨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趋势一:普惠、免费、义务化
11月,我国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禁止民办园上市,并前所未有地加强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的管理;规定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民办园在园幼儿人数比例(5:3:2)。
点评:
(1)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肩负着发展幼儿知、情、意、行的启蒙任务,具有公共性,这决定了幼儿园不适合上市。
(2)“资本”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资本”是一个中性词,无好坏、善恶之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日,社会资本一直在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学前教育资本化(以资本上市为方向)是从2015年左右启动,这两年迅猛发展,可以用“狂欢”来形容。随着新政的出台,资本“狂欢”散场。在当下市场经济中,我们要理性看待社会资本办园,既看到它生产性、竞争性一面,肯定它在40年学前教育发展中做出的贡献,防止“一刀切”,保护大部分有教育情怀的民办教育者的积极性,也要防范各种幼教乱象。
(3)2018年底,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发力“普惠园”的基础上,新政明确到2020年公办、普惠性民办园、民办园在园幼儿人数比为5:3:2。对于该比例,目前有许多人认为是公办园数量、普惠性民办园数量、民办园数量比。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公办、普惠性民办园、民办园在园幼儿人数比,与公办、普惠性民办园、民办园数量的比不是同一回事。前者指的是幼儿园容纳的人数,后者指的是幼儿园的数量。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1997—2017年,公办园在园人数占比逐年下降,而民办园在园人数占比逐年增加。2017年公办园在园人数2027.80万人,占比44.08%,民办园在园人数2572.34万人,占比55.92%。如下表所示:
表:1997-2017年公办、民办在园人数及所占比例
有学者(杨顺光、李玲)预测到2020年,在园幼儿将达到5449.61万人,比2017年在园幼儿多849.47万人。若2020年公办、普惠性民办园、民办园在园幼儿人数比为5:3:2,公办园在园幼儿人数应为2724.81万人,比2017年增加697.01万人,这意味着公办园平均每年要增加230多万幼儿,比过去几年增量都要大;普惠性民办园应为1634.88万人,民办园在园人数应为1089.92万人。
2011—2017 年公办、民办在园人数增量
要实现公办、普惠性民办园、民办园在园幼儿人数比为5:3:2,除了需要进一步持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将财政投入对准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村幼儿,发展普惠性民办园和农村幼儿园外,还需要以教育公平为基本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普惠机制,形成普惠性民办园的财政支持标准、收费标准、教师基本薪资标准、家长成本分担比例一体化机制,激发普惠性民办园的积极性,保障它们的合法权益,促进它们健康、可持续发展。
10月,日本推进免费幼儿教育
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幼儿教育无偿化的推进状况,并决定从2019年10月1日起日本提高消费税的同时,免除所有3~5岁儿童在幼儿园、保育所以及认定幼儿园托育的一切费用。
为了对育儿家庭加以补助,并且彻底将日本转变成高龄者与年轻人都能安心的“全世代型”社会福利制度,日本将全力加速推进幼儿教育无偿化。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说明资料中指出,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并且减轻幼儿教育的费用负担也有利于缓解日本少子化的状况,因此有必要实施幼儿教育的无偿化。
此外,文部科学省发布的说明资料中还给出了享受免除幼儿教育费用的四类儿童,分别是在幼儿园、保育所以及认定幼儿园等托育的儿童,在幼儿园中享受保育服务的儿童,在认定保育机构以外托育的儿童以及所有在残障儿童活动中心等福利机构托育的儿童。文部科学省针对这四类儿童分别给出了免除和补助费用的具体说明及其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服务内容。目前,日本幼儿教育无偿化的具体实施措施仍在探讨中。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