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11 01:09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封面新闻记者 张想玲 北京摄影报道
国字脸、 微胖,站在人堆里,刘若鹏不是特别出挑的那种。 说话时声音洪亮,思绪涌动。不说话时,沉静内敛,周身所散发,更多是理工男踏实和稳重。
生于1983年的他,有着金光闪闪的履历。25岁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隐身衣”,这一成果论文发表在权威杂志《科学》上,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27岁获杜克大学博 士学位,回国创建光启科学,团队推出的载人版“旅行者”号、个人飞行喷射包等空间技术创新产品……正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左手超材料,右手飞天梦,对于从0到1源头创新的极致追求,让刘若鹏以“成为一个技术创新者”自居,因此,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埃隆·马斯克在中国的追随者。
今年全国两会,是刘若鹏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履职。3月12日晚间,封面新闻记者与这位全国两会新面孔面对面。
哈利波特的“隐身衣”
英国女作家J·K·罗琳在《哈利·波特》中描绘的隐身斗篷,曾经一度成为全世界 孩子们的终极梦想。 这样的成果,在刘若鹏手里成真了。
2009年,25岁的刘若鹏率领团队成功研发出隐身衣。 这种隐身衣,指定的电磁波频段内,使电磁波转向,绕过被超材料覆盖的物体,造成“隐身”的效果。这一成果在《科学》杂志刊登,引起世界轰动。
出生于陕西的刘若鹏,在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大江南北时,跟随父母到了祖国开放的前沿深圳,是一个典型的深二代。“隐身衣”研发成功之后,紧接着26岁生日刚过,刘若鹏在深圳创办了研发“超材料”的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光启研究院”),包括刘若鹏在内的5个院领导带领两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8岁。光启的名称来自于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是约400年前中国著名的东西方文化和科技交流的大家,翻译了《几何原本》,把西方的科技引入到中国并进行融合。“我们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能为中华民族科技复兴作出我们的努力。”刘若鹏说。
随后,光启呈光速般的发展态势,完成从0到1、到工程化、产品化,再向其他垂直行业进行发展的创新发展规律,开创了工业级超材料的全链条全过程体系。
“很多人可能有误解,超材料不是有超能力的材料,而是不同于从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刘若鹏说,它是通过超级计算机特殊模型复杂的设计和微纳米的加工,形成的人造物质。对于尖端装备,希望它是眼睛明亮的哈利波特,能够隐身又有探测能力。对于可穿戴设备,它是智慧的,同时又是个小空调,用户使用很舒服。
超材料从实验室走出来需要一定过程。 对于超材料的应用,他表示,目前在国内多个领域已经有实现。首先是国防科工装备上,航空航天领域和舰船领域有很多应用。在无人机尤其是大型无人机上,在汽车工业,城市设施,智能可穿戴装备设备的应用也在不断延伸。”
从特区到新区
左手超材料,右手飞天梦。刘若鹏现在还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发展商用空间技术及服务的产业化平台,其中包含“云端”号、“旅行者”号、载人版“旅行者”号、个人飞行喷射包等空间技术创新产品。“我们的目的是要打造一个全球性颠覆性技术联盟,引导一场新型空间服务的革命。”刘若鹏如是说。
此外, 从特区到新区,刘若鹏的光启研究所还完成了新一轮的布局。2017年9月份,雄安光启军民融合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光启超材料前沿技术研究院和光启新型发动机先进技术研究院拟在雄安新区规划成立。
为什么会选雄安新区?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刘若鹏表示,雄安新区如果想要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必须要走出去。
刘若鹏说,回国时去的深圳特区,后来有了雄安。“从一个特区到一个新区,都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正好和企业发展不谋而合。”
至于雄安研究院的方向,刘若鹏表示,和深圳是有明显的区别。一方面比较强化深度的军民融合,尤其是在体制机制上面寻找一些创新的突破,另外一个就是转子航空发动机。刘若鹏表示,这种新型的转子航空发动机,是适用于新型航空器和无人航空器,类似于“心脏”的产品。目前国内还比较稀缺。他透露,目前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今年将在雄安新区以及雄安周边,开建新型发动机生产和制造的技术平台,同时推动发动机进一步的升级。
不能止步新“四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