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理性看待“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

 

理性看待“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

东北新闻网 2018-03-29 09:35  

  贺召明

  与中国“新四大发明”一同被写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还有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我国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研究报告》称,我国中小学生课内外学习时间“领跑”全球。(3月22日,中国青年报)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话题成了近年来社会舆论的热点,引发热议,校方、老师、家长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网上网下隔空对话,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教育作为国家百年大计,国家一直持续深入抓教育改革,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今年以来,国家政府接连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既有从宏观角度出发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有从微观出发的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实际行动方案,真正内外兼修,标本兼治。

  但面对“中小学负担过重”问题,也应理性看待这问题,不能以偏概全,父母也不必太溺爱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过程,成长的方式,给他们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问题,父母的观念至关重要。父母送孩子参加课外补习班,多学点知识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人之常情,自古以来就有望子成龙的典故,这也是中华文明传统传承,但父母要把握好度,别给孩子过重的负担,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顺其自然发展的规律,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与不学,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亲情的温暖。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授业解惑,应把所有知识无私的传给学生,别让金钱腐蚀了幸勤的园丁,沾污了洁白的象牙塔。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问题,教育部门、学校的责任很重,应把这问题当成课题来研究,整合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使其均衡发展,持续推进深化义务教育改革,集中整治校外培训乱象的问题,让教育返本归真,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